“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发布时间:2009-04-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当了半辈子老师,干了半辈子教育,30多年的心血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我爱着的学生们。怎样才能当好老师和班主任?怎样才能让学生服你?要想让学生服你,老师需要练好内功,这内功凝聚成三个字:脑、心、情——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学生,用情去感化学生。真正读懂了、用好了、理解了这三个字,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信服甚至佩服。一个真正让学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育者,才可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这是机电系一名老师在3月31日学习《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的感言。

每周二、五坚持组织全系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活动是机电工程系一贯保持的优良学习传统,在每一次的全系教师大会上,机电系领导总是要从报刊杂志上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带领全系教师集中学习。

“用脑,即用思想、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区别合格教师与教书匠的一个重要标准。按理说,今天的教师都有相当的学历,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每位老师都能够胜任。但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如果在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方面以不变应万变,结果不是误人子弟,就是被自己的教育对象炒了鱿鱼。作为一名专职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既然担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责任,就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而要想不让自己的教育思想老化、教育观念过时、教育手段落伍,最有效的办法和最佳途径,就是不断学习。

“用心去品味学生。用心,即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地看作是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把他们当成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与教师平等的人。要用心去观察学生,要用心去理解学生。既然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把心真正用在学生身上。你对学生的真心,学生迟早会接受并回报;你对学生耐心,学生迟早会被感化;你在学生面前虚心,学生会更加敬重你;反之,你对学生不关心,学生会疏远你;你对学生不真心,学生会鄙视你。总之,老师真正用在学生身上的一片赤诚之心,学生是懂得的、理解的、珍惜的,不过这种懂得、理解和珍惜有个时间差罢了。

“用情去感化学生,,即用老师爱学生的一片真情,去调动、发掘和影响学生被隐藏着的情商。用老师的爱心换学生的真情,让师生间的情缘成为打开孩子心灵的催化剂,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成为一个学生喜欢、信服的好老师,尤其要想做一名好班主任,情商一定要相对高一些,而在情商的众多元素中,情感因素又是最重要的。”

“凭什么让学生信服你?”学习会上,机电系老师们时而静静地聆听、思索,时而在系领导的带领下展开热烈讨论。

“平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搞课改,搞创建,写论文,难免忽略了教育理念方面的内容,系里经常组织这些政治学习,启迪我们用细腻的思维和爱心对待教育、对待学生,对我们教书育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承者,教师肩负着塑造个体灵魂和培育个性精神的使命,要想不负时代重托,我们就要学习古今圣贤的榜样,将教师职业做得更完美。”

“爱是教育的基础,这是衡量人生境界的标杆,没有爱,教育就像沼泽,无法支撑生命的大厦;人生就像沙漠,难以寻觅滋润心灵的甘泉。要教学生理解爱,传递爱,教师首先要做到眼里有人,心中有爱。”

每一次的政治学习之后,机电系的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他们说:学习,可以纯净我们的心灵,可以成为我们指路的航标。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有一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它能使我们明白: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服你;它能启迪我们在教书育人这个大熔炉里不断地提高自己,升华自己,完善自己,永远保持与学院高速发展的步伐相一致。(王怀玲)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