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情满平职春来早,不辍耕耘续远航。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实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坚持二届三次教代会提出的做好全年工作“六个注重”,贯彻落实仵自连院长在2009年2月份全院干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巩固、创新、提升”的要求,确保“七千三、巩固年、迎验收、充内涵、保就业、促发展”发展任务的完成,是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开学伊始,各战线、各单位、各部门紧紧围绕学院党政中心工作,开阔视野、高标站位、科学谋划,为奋进的平职蓄满成长与跨越的力量。在此,我们对各单位、各部门如何做好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采访,辑录一组稿件,是为进取的号角,汇聚的智慧、同心同志乘势而上的鼓舞和鞭策。
资源开发系:强管理 重质量 为示范建设汇聚宝贵资源
资源开发系是我院的强系和大系,2007年所承担的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展望新年工作,系主任王永祥充满信心地说:“资源开发系承担着示范院校项目两个重点专业的建设重任,因此,巩固两年来的建设成绩,进一步抓好管理,扎扎实实做项目,力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验收,是我们全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为实现全年的目标,资源开发系班子成员对任务进行了分解,指标进行细化,责任落实到人。
一是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集体领学、个人自学的方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每个教师加强学习,爱岗敬业,更加努力工作,凸显自身价值;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坚持“多证书”制度,使学生增强更大的就业本事,为学生创造更多地就业机会;采取激励措施,促使其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整改,把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变成自觉行动;以点带面,树立典型,引领和带动所有课程改革健康而深入开展。通过采取有力措施,95%以上的课程全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讲授。
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巩固建设成果,迎接示范院校验收。为此该系组建以系主任为组长的迎验收领导机构,全面负责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求项目建设教师摈弃“船到码头车到站”松劲情绪,坚持严谨细实的工作标准和要求,针对每一个子项目、每一个监测点,认真核对,查遗补缺,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任务落实到人,层层签订迎验收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高质量验收一次通过。同时,推广和应用两个重点专业的建设成果,引领和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共同发展。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特色育人质量。通过明确岗位责任,实行逐级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说话、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
对专业建设实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切实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机构,择机召开会议,虚心听取煤矿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大企业专家的参与度。按照“紧紧跟着企业转,时刻围着市场变,坚持服务第一线”的新的办学思路,结合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入企业调研,对现有各专业特别是专业方向进行全面的梳理,进一步优化专业(专业方向)设置,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根据两个重点专业和其它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以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的先行后继关系为重点,分专业进行教学计划的研讨。在调研工作总结和认真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人才目标定位、学制、培养模式等,调整完善各专业教学计划,完成09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如矿山测量专业,要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工程测量等方面的内容,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特别是五年制大专(煤化工、通风)要单独制订教学计划,实行分层次教学。积极申报第二批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双百论坛”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两个重点专业建设经验,同时将《矿山测量》、《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作为第二批两个重点专业进行申报。
为做好教改试点专业的验收。该系将认真整理和完善成人大专《采矿工程》、高职《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两个专业的各项教学资料,争取一次通过省级教学改革试点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的评估验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做好专业建设的关键,为此,该系将根据煤炭类主体专业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认真总结“2+1”和“4.5+1.5”两个培养模式的经验,深化课程改革和建设。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系属专业课程,全部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同时根据教学规律及企业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更要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实施情况较好的课程及时组织教师学习并加以推广。
四是突出实效,加强工作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是系里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着系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资源开发系提出要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积极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行之有效的教学监控措施,实施教学质量的三全管理,有力地促进和保证我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监控建立起由系督导组、教研室及教师构成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管理的职能,推行全面性管理、全员性管理、全程性管理“三全”管理,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坚持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 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教学质量“四结合”检查制度;教学质量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坚持教学质量检查“三结合”的方法,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从注重思想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做好专业首席教授的选聘工作、青年教师培养和引进、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六是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营造职业氛围,发挥设备效能。严格实践教学管理,将实践课与理论课同样对待,出现误课等现象同样按教学事故论处;要按教学计划,认真落实实践环节,实践教学资料完善、规范;并有完整的考核(考勤)记录和完善的制度,确保良好的实习效果;做好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各专业选择好校外指导教师,帮助选定毕业设计题目,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制定开放实验(训)室管理办法或工作实施细则。对有条件的实验室和实验项目,实施开放性试验,保证开放时间,具有良好的开放效果;将模拟综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增设单体液压支柱,营造更加真实的职业工作场景。其他实验实训室也应根据其特点,达到真实或模拟仿真效果。校内实训基地要积极创造“真实工作情境”和“在岗学习”的氛围,做到设备、环境、方法、制度等与生产实际最大限度地相同或模拟、仿真。(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