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跨越谋新篇(之机电系)

发布时间:2009-02-1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情满平职春来早,不辍耕耘续远航。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实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坚持二届三次教代会提出的做好全年工作“六个注重”,贯彻落实仵自连院长在2009年2月份全院干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巩固、创新、提升”的要求,确保“七千三、巩固年、迎验收、充内涵、保就业、促发展”发展任务的完成,是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开学伊始,各战线、各单位、各部门紧紧围绕学院党政中心工作,开阔视野、高标站位、科学谋划,为奋进的平职蓄满成长与跨越的力量。在此,我们对各单位、各部门如何做好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采访,辑录一组稿件,是为进取的号角,汇聚的智慧、同心同志乘势而上的鼓舞和鞭策。

机电工程系:牵住课改牛鼻子,打造学生就业核心力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笔者在采访机电工程系主任梁南丁的时候,他开口就引用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的话。他说“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月12日,该系召开教学改革会,一是进一步对全系教师加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观念的教育,树立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就业能力培养的新观念,使教研、课改、教改围绕提高学生质量,有利于学生就业展开。二是要求每个有课的专任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有一门课改课程,每门课程要围绕如何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确定课程能力目标和单元能力目标。凡进行课改的课程,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到课程标准、授课进度计划、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等材料齐全。

谈到今年工作重点,梁南丁说,机电工程系要学院二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要求,强化就业对教学的知道作用,把就业融入到教学理念中去,大力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课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报告中提出的“招、培、就业一体化,”强化指导性,要求每一个任课教师都熟知自己所承担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每一次课的能力培养目标是什么?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真正达到围绕岗位需求设课程,按照能力培养目标定内容的课改目的。力争在两年内全部专业课程和技术基础课程都成为课改课程。

该系将课程改革、课程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做为2009年教研活动的主题。在全系教师中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培训,通过培训,使机电系教师掌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方法与要求,增强课改、教改意识,提升课改、教改的能力,满足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集团公司及以上单位举办的技能大赛,参加技师、高级技师和相应职业资格考核,全面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该系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教育制度,坚持听、评课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评价,强化教师业绩考核办法。

笔者在机电工程系09年工作规划中看到该系这样写到:“2009年是学院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年,也是机电系全面推广和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提升全系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年。全系教师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实现学院二届三次教代会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为完成机电系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赵玉坤)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