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对有些人来说是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但对那些意志坚强的人来说,只会令他们更加努力地向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经受住痛苦的磨砺,才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工范长春用来激励自己的话。
范长春2002年9月考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校读书期间,他把患病的母亲带到平顶山,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以自己的坚强撑起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2005年,范长春被评为“鹰城十大孝星”,2007年荣登“中原孝贤”榜。2008年,他又入选中央文明办组织评选的“中国好人榜”。
带着母亲去求学
范长春老家在南阳市南召县板山坪乡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他和大多数山里孩子一样,在清苦中度过了童年时光。
尽管贫困,范长春的父母还是借了10多元钱,把他送入了学校。从那以后,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答父母。在学校里,范长春只和别人比学习,从不比吃穿,作业本总是用了正面用反面,别人扔掉的铅笔头,他拾起来接着用。
范长春14岁那年,父亲在一次煤矿塌方事故中遇难。母亲无法承受打击,精神出现错乱,突然失踪。
为找母亲,范长春背着干粮从家走到南召县城,再从县城找到南阳市区,风餐露宿,见人就问,遇村就寻。带的干粮吃完了,他就边要饭、边寻找,鞋底磨出了好几个洞。苍天不负有心人,范长春终于在南阳市郊一个村子里找到母亲,并把她背回了家。
父亲去世后,范长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为了挣钱上学,他给饭店端过盘子、为商店卖过东西、在工地上拉过砖……只要能挣钱,他什么苦活、累活都干。但不管有多苦,他每周都要回家看望母亲。学校与家相距24公里,他经常步行四五个小时、翻两架山回家,把车费省下来。
2002年9月,范长春考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到学校后,他日夜思念母亲,担心母亲犯病时身边没有人照顾。几经思量,他决定把母亲带到平顶山。2003年3月,范长春把母亲接到平顶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边读书边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日渐好转。
毕业后,范长春留校任教,学校领导安排他病愈的母亲在学校食堂做临时工。范长春艰难的生活开始渐渐改变,并于去年步入婚姻的殿堂。
去年12月5日,在中央文明办举行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榜(河南)颁奖仪式上,主持人问范长春:“你小小年纪就撑起了这样一个苦难的家,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你带着患病的妈妈去求学,有没有想过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范长春说:“一边是患病的母亲,一边是繁重的学业,我别无选择,必须撑起这个家庭,在照顾好母亲的前提下努力学习。前途虽然重要,但母亲的生命更重要,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前途放弃照顾母亲的义务和责任。”
滴水之恩终生难忘
艰辛的生活给了范长春一颗感恩的心,别人的点滴帮助他都铭记在心。
初中一年级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冷,范长春正在教室里一边看书一边啃着冻得硬邦邦的馍。50多岁的政治老师走进来看到此情景,就把范长春领到家里,给他做了玉米糁红薯稀饭和炖菜。范长春至今回忆起来仍说:“那顿饭真香啊。”
到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到交完学费后,范长春的兜里只剩下50元钱,连饭缸、脸盆、毛巾等都舍不得买。他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卖钱,也曾推销自己的书法作品换钱。“有时手头实在紧张,只好啃馒头就咸菜,或是用白开水泡馍,饿两顿吃一顿,坚持一下就过来了。”
学校领导、老师和班里的同学得知他的情况后,都主动帮助他。学校先后为他提供了两个勤工俭学岗位,这样,他每月有200元的固定收入。
在大学3年里,范长春从衣服、被褥到牙刷、牙膏等日常用品一直是班主任江桂兰提供的。班里的几位女同学还凑钱为他买棉衣,给他织手套、围巾。提起这些,范长春眼圈发红:“我永远都忘不了大家对我的好。”
考入大学前,范长春为了给母亲治病,前后几次向老师和同学借了1600块钱。此后的几年里,每次回老家,他都要还上一些借款。有时为了还100元的借款,甚至要花上50块钱的路费,“即使这样,我也要找到人家还借款。”范长春说,“是他们的帮助让我渡过一个个难关。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做传递爱心的使者
范长春对自己十分严格,从不乱花一分钱,但对别人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不管是在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捐款还是对患病学生的救助中,他都积极捐款。
2008年10月1日,范长春和新娘刘俊文参加了由学校举办的集体婚礼。他只添置了一个柜子和一张1.2米宽的双人床,花400块钱给新娘买了一件大衣,而自己则穿着教职工工作服参加婚礼。有人问他:“怎么不买一套西服呢?”范长春乐呵呵地说:“我喜欢穿校服。”
范长春爱好书法,牵头创立了平职学院书法协会,经常举办书法义卖活动。参加工作以后,他依然坚持和协会的学生一起参与公益活动。去年,范长春多次出钱买来笔、纸、墨,组织书法协会的同学一起开展书法义卖,并把所得的1000多元钱全部捐给学校资助贫困生。
在中国好人榜(河南)颁奖晚会上,范长春认识了与自己同时入选“中国好人榜”的韩渺。高中生韩渺10年如一日背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姐姐求学,最终成就了姐姐的大学梦。看到韩渺和姐姐韩珍在颁奖台上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台下的范长春泪流满面。
韩珍的母亲为了照顾她上学,一直在平顶山学院陪读。从颁奖仪式上回来后,范长春就到平顶山学院找到韩珍,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离开时,他拿出一个内装2000元钱的信封交给韩珍,说:“你的求学之路和我比较相似,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成才,困难对我们来说根本不算个啥。”他在信封上写道:“韩珍,生活中的不幸就如一场噩梦,当我们踏过荆棘时,就会看到漫山遍野的鲜花;当我们趟过泥泞时,对岸就是一片美丽的风景……要相信:风雨过后的阳光会更加艳丽,噩梦醒来就会是全新的生活……”
范长春告诉记者:“没有大家的帮助,我走不到今天。现在生活好了,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做一名传递爱心的使者。”(本网记者 孙鹏飞 通讯员 赵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