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6月13日,《中国教育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展示”专栏,刊发该报记者刘琴的署名通讯稿《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学院发展与企业紧密相连》一文,现转载以飧师生。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将学院发展与服务企业紧密相连
■本报记者 刘琴
毕业时间未到,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8届毕业生已有80%以上确定了工作岗位。根据经验,该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8%,行业专业就业率100%,学生根本不用为找工作发愁。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果,要归功于该院“立足煤炭企业,兼顾相关行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作为由国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平煤集团主办的职业院校,该院始终将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构建并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从机制上将学院办学实践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为一体。
---2005年,在该院举行的200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河南平禹煤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世志坐上了主席台,并现场与矿井建设、矿山测量等5个专业的180名新生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承诺替这些学生支付3年学费共计260余万元;
---2006年,该院与中国最大的模具公司---深圳富士康集团鸿准模具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定向培养150名专业人才;
---2007年,该院“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正式启动,2006级352名学生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按照所学专业开始为期3个月的工作学期,利用暑假时间顶岗实习。
从“零学费订单”到“工学交替”,该院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施过程中,该院在行业专业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校内教学,一年校外顶岗实习;社会专业实行“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除第一年为2个学习学期外,其余两年每年增加1个工作学期,利用暑假时间顶岗实习。同时,学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构建以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将企业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并把职业资格考核内容融入教学计划中,技能鉴定考核点或培训点覆盖了学院75%以上的专业。
企业的参与不仅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且深入到学院的专业建设中。该院加强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课程建设。现在,学院已建成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
近年来,该院发挥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与平煤集团共建国家级技术中心,积极参与企业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先后完成了《矿井瓦斯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研究》、《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可行性研究与实施》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公关项目,其中《矿井瓦斯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院还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加强职工培训工作,仅2007年职工培训累计办班138个班次,培训人员9017人次,面向社会开展的再就业和行业技能培训每年达4000人次以上。目前,该院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煤炭行业的重要教育培训基地。
【转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13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