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示范班:机电系示范建设的试验田和试金石

发布时间:2008-03-1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动议 推动项目建设,使学生收益

机电系是我院的第一大系,有在校生5000多人。该系矿山机电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我院示范院校建设中六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其中两个,示范建设任务繁重。为完成示范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规定,找准工作的突破点,在教务处、建设办的支持下,该系经过充分调研,本学期决定在06、07两个年级的矿山机电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四个教改示范班,以点带面,推动该系整个项目建设和教改课改任务的完成。用该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梁南丁教授的话说,开设教改示范班,想法和目的在于为广大教师、为重点项目建设开辟试验田,打造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试金石,使学生最终收益。

调研 确定“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闪光的思想付诸实践才具有意义。为办好教学示范班,机电系梁南丁主任挂帅,抽调教学得力干将组成攻关小组,从07年开始深入厂矿生产一线,走访用工用人单位,开展教学改革调研,最终确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未来岗位能力需求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培训 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教学改革实施的需求;只有教师观念、教法、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促进教学改革实施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预定的成效。为此,机电系组织系教学改革小组充分利用去年暑假的业务学习时间,通过理论培训、研讨交流、课题带动、自学反思、分层培训,下厂矿锻炼等内容,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在示范班顺利开展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 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

开课初,确定06矿山机电一班、07矿山机电一班、06机电一体化一班、07机电一体化一班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示范班,平均每班人数35人。同时,配备业务素质过硬、善于钻研、敢于探索的教师和现场的能工巧匠承担专业课程,

使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中均有体现。要求课任教师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突出教学流程设计,把知识点、能力点贯彻到教学各个环节。同时,要求教师课后进行得失“盘点”。教改示范班运行以来,该系教学改革小组技术召开了“一月一反思”活动,全体小组成员人人发言、总结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探讨问题。该系教学改革评课小组,多次深入课题听课,并召开学生评教座谈会,及时反馈信息,制定整改措施。 (鲁佳)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