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引领|学校各院部召开学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专题会(二)

发布时间:2025-09-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近日,我校资源开发学院师生团队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再获金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朝气蓬勃、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是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成果。为弘扬金奖精神,近日,学校各院部纷纷召开专题会议,主动对标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置,以实际行动将金奖精神融入教育教学、技能培养每一环,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凝聚起磅礴力量。

一、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深入开展“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学习活动

9月18日,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专题学习座谈会,结合学院实际找差距、明方向、定举措。

会上,与会人员集中学习了资源开发学院两次荣获金奖的历程与其形成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协同共进的团队精神、产教融合的实战精神、使命驱动的创新精神、体系支撑的传承精神”。学院负责人系统分析了学院在项目策划、梯队建设、模拟训练、反思整改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并指出对标金奖团队,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常规,把大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会议明确,一要聚焦无人机、机器人、工业控制、电子技术等优势方向,全力备战“金砖国家技能大赛”智能视觉赛、电子电器与集成电路赛道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航空交通运输赛道的无人机行业应用等,力争实现国家级奖项。二要加快“智能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与二矿、哈工大研究院等合作项目落地,重点完成矿用机器狗巡检、中草药智能分拣系统等3项科研课题,推动成果转化与应用。三要借助珠三角、长三角实习就业联盟平台,深化与格力电器、中兴通讯、汉威科技等企业的合作,推进模块化课程开发、活页教材编写与实习基地共建。四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依托团队建设经验,推行“教师提升新标准”,通过结对帮扶、专项教研、模块化教学改革等方式,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力争一年内实现青年教师省级教学竞赛奖。五要依托平顶山无人机协会等资源,整合“双高”建设、教学团队、资源库等项目基础和建设经验,系统设计学院发展路径,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对标“资源开采”等金牌赛道,弘扬“五种精神”,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力争在2026年大赛中实现国家级奖项,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图片/姚凯龙 撰稿/白东升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学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研讨会

9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获奖团队的卓越表现和宝贵经验展开热烈讨论与深度交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三位教师代表结合思政育人与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学习体会。

教师杨青露表示,要将“赛场”案例转化为“课堂”素材,将产业真实项目、优秀校友故事、工匠典型事迹融入思政教学全过程,并提出要拆解精神内核,提供“思政锚点”;转化赛事案例,设计“教学载体”;联动实践教学,实现“精神落地”。

教师张媛媛聚焦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表示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夯实课程思政的质量根基;以“协同共进的团队精神”凝聚课程思政的建设合力;以“产教融合的实战精神”强化课程思政的实践导向;以“使命驱动的创新精神”激发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以“体系支撑的金奖精神”构建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

教师郑亚楠从如何以金奖精神为指引,做好思政课程建设,让更多育人成果惠及学生的角度提出,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雕琢思政课堂;以“协同共进的团队精神”凝聚育人合力;以“使命驱动的创新精神”激活思政课堂;以“体系支撑的传承精神”筑牢育人根基。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要将金奖精神转化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本次研讨会不仅深化了学院全体教师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内涵的理解,也为推进思政课程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思路。学院将继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助力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片/孙尧 撰稿/赵凯悦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

三、文化教育部召开学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专题会议

9月19日,文化教育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学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专题学习活动,切实将金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2025年各类赛事备战凝聚奋进力量。

会上,文化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协同共进的团队精神、产教融合的实战精神、使命驱动的创新精神、体系支撑的传承精神”为核心的金奖精神内涵。随后,教研室主任代表、学生赛项负责人代表及参赛教师依次发言,分享感悟与实践思路。与会教师结合公共基础课教学实际展开热烈研讨,一致认为,金奖团队在技能大赛中所展现出的精益求精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公共基础课虽不直接参与技能竞赛,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夯实发展根基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更应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一堂课,以“创新精神”推动教学模式变革。

通过学习,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各类比赛是检验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展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金奖精神中的“协同共进”启示大家,应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方法共研;“产教融合的实战精神”提醒我们,公共基础课教学应更加紧密地对接学生专业发展与职业成长需求,将思政元素与职业素养培育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使命驱动的创新精神”则激励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与评价等方面勇于突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着力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

文化教育部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金奖精神是推动公共基础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全体教师应努力做到,一是要将工匠精神转化为教学自觉,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打磨教学设计与实施,让“工匠精神”成为课堂教学的鲜明底色;二是要将团队精神转化为协作实效,组建公共基础课跨课程教学创新团队,通过集体备课与磨课凝聚智慧、形成合力;三是要将创新精神转化为突破动能,聚焦“基础+专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同时,要求各备赛团队制定详细的备赛计划,部门将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以赛促练;全体教师应以高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投入备战工作,力争在2025年各类教学比赛中实现新突破,充分彰显公共基础课的育人价值。

文化教育部将以此次学习金奖精神为契机,将精益求精、协同共进的理念贯穿各类赛事备战全过程,力争在2025年的各类赛项中斩获佳绩,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贡献公共基础课的坚实力量。

(供稿/文化教育部 图片/吴媛媛 撰稿/李晓燕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

四、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部开展“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研讨会

9月19日,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部在团辅室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我校资源开发学院师生团队再次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的先进事迹,深刻领悟“金奖精神”。

会上,部门负责人分享了获奖团队的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优秀事迹。教师们围绕获奖团队的备赛经历,技能素养,团队协作等方面展开热烈研讨,一致认为,“金奖精神”不仅是我校在顶尖技能赛场上实力的体现,更是对我校育人理念与实践成果的高度浓缩,其核心内涵与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高度契合,具有极强的学习价值和指导意义。

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对标“金奖精神”,立足自身职能,聚焦“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谋划以下重点工作: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教学与服务质量:开展教学大练兵活动,细化体育技能教学标准和心理健康辅导流程,追求教学与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化。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心理普测数据的深度分析与应用,精准施策,个性化指导;强化“团队精神”,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内部强化体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的交叉学习与联合教研,共同设计实施体心融合课程与活动;践行“实战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体育与心理学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比赛,总结经验,共同探讨;激发“创新精神”,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手穴砭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整合性健康干预模式,融合心理学理论与传统中医外治的优势;夯实“传承精神”,完善工作体系与保障:系统总结部门现有工作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心融合教育案例库和资源包。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部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金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推动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更多拥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和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部 图片 撰稿/陈莹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

五、航空学院开展学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专题学习会

为深入学习弘扬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精神,凝聚对标创优动力,9月20日,航空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及2025年全国院校民航空中乘务专业技能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召开“学习世赛金奖精神赋能技能人才培养”专题学习会,将金奖精神与空乘专业教学、备赛工作深度融合,为冲刺国赛筑牢思想根基与行动共识。

会上,学院负责人首先传达了学校关于学习世赛金奖精神的通知要求,详细解读了资源开发学院师生团队在2025年世赛总决赛中“敢于担当、团结拼搏”的夺金历程,并围绕“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协同共进的团队精神、产教融合的实战精神、使命驱动的创新精神、体系支撑的传承精神”五大核心内涵,并结合空乘专业特色开展专题解读。

通过学习,与会师生深刻认识到,金奖精神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遵循。“精益求精”是空乘技能训练的根本要求,客舱服务、机上急救等赛项需零误差操作;“协同共进”是备赛专班高效运转的关键,“产教融合”可深化企业导师参与,提升实训实战性。金奖精神为学院备赛及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方向。

下一步,航空学院将持续深化金奖精神学习成果,一是深化备赛,对标世赛标准优化“基础训练+强化提升+模拟实战”计划,把金奖精神融入日常训练,让精神落地课堂;二是融入教学,将金奖精神纳入空乘专业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三是强化保障,协调校内外资源,激发师生斗志,力争在2025年全国院校民航空中乘务专业技能大赛中实现突破,为学校技能人才培养再添新彩。

(供稿/航空学院 图片 撰稿/苏楷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