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胜千招|学校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团队师生事迹在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四)

发布时间:2024-11-22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编者按:10月24日—27日,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中,我校资源开发学院学生宋鸿展、董子瑜、闫伟杰、陈雪峰,在指导教师团队高争、孙欢欢等精心指导下,不畏强手,勇攀高峰,获得金奖。11月14日,我校召开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验分享暨表彰大会,金奖团队师生结合参加比赛的亲身经历作了经验分享,获奖团队师生们的先进事迹在全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护理学院院长李宏慧谈到,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职业技能领域的最高水平赛事,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长期以来对技能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更离不开参赛师生的不懈奋斗和默默奉献。表彰大会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赞誉,更是对所有技能人才的鼓舞。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是无数次的汗水与坚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技能的磨练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此次大会,护理学院将充分汲取金奖团队在备赛过程、技术操作要领、瓶颈突破及心态调整等方面的经验,跟紧榜样的步伐,取得新突破,为学院的发展贡献护理力量。

艺术学院院长许培表示,听完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团队的报告会,激动欣喜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了金奖团队善于探究、精益求精、吃苦拼搏的精神,感受到了学校对技能大赛的大力支持和对参加师生的真切关爱。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金奖团队的珍贵经验和拼搏精神将为随后各院部的参赛学子点亮技能成才的灯塔,激励各院部的平职学子摘取一个又一个的金奖!作为艺术学院负责人,我将带领艺术学院全体教职工生以获奖团队为榜样,认真学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的解读》,学习金奖团队善于探究、精益求精、吃苦拼搏的精神,对标榜样找差距,制定艺术学院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实施方案,不断深化“以赛促学、竞技强能”的理念,把学习金奖团队精神的契机转化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新抓手,努力实现我校在职业技能大赛艺术类赛道冲进国赛的突破。

护理学院副院长严凯表示,通过此次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表彰大会,让我领略到资源开发学院金奖师生团队的风采,各位指导教师的悉心培育,各位参赛同学的精益求精最终结出硕果。他们在技能竞赛中展现出的卓越技艺和顽强拼搏精神,让人深感敬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对技能的执着追求。结合表彰大会精神,我们将对护理学院各项技能大赛备赛与参赛工作进行重新梳理与打磨,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艺术学院副院长袁昊雷讲到,从教学管理角度看,大赛获奖者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挖掘和拓展,让我明白课程体系需进一步优化,强化实践与理论融合,培养学生深度钻研能力。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分工明确、沟通高效,这为我们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思路,促进跨学科合作教学。同时,也警示我们要加快教学内容更新,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与培训。而且,获奖者的备赛策略也启发我们改进学院的竞赛指导机制,提高竞赛成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学院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护理学院教师王亚培讲到,作为护理教研室主任,在聆听世界技能大赛金奖团队的发言后,我深受触动,对即将到来的护理大赛备赛及参赛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与思考。从这些金奖团队身上,我看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备赛过程中,要借鉴其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制定详细且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注重团队协作的力量,培养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科学的方法,力争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护理学院健康养老大赛备赛学生代表说,本次会议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想起在健康养老大赛备赛阶段,我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案例,反复演练操作流程,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通过参加比赛,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沟通协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宝贵经验和技能。会上,同学们多次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也意识到,没有任何一项成就可以独立完成,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学会与他人协作,相互补足,可以激发出更大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在看到参赛同学们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不言放弃,持续磨练技能,这种坚韧不拔的态度让我深受感触。它教会我在遇到挫折和挑战时不应轻易退缩,要有勇气直面困难,持之以恒的努力总会有回报。

艺术学院省赛指导教师蔡旭龙说,当听到宋鸿展、董子瑜、闫伟杰、陈雪峰四位获奖选手的发言后,身为指导教师的自己深有感触,深刻体会到自身辅导与精力投入的不足,他们团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是标杆。特别是听到指导教师与队员,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在操场上集合训练,而且一训练就是一整天,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他们这种对待竞赛的态度,是我们团队所没有的。虽然竞赛内容分属不同的赛道,但同样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其中对于毅力与技能的考验是肯定,技能掌握与熟练程度可以通过不断训练去堆积,但是对待竞赛的态度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通过这次的学习,不仅为学生也为我们指导教师指明了前方的道路,让我们体会到“没有100%的付出,就没有收货”真正的内涵。

艺术学院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赛项参赛学生王菁菁说,在大赛获奖者发言时,我感受到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瞬间,他们每日清晨六点便要起床,直至深夜十一点才返回宿舍,日日背负着超过二十斤的器材,一练便是一整天,如此坚持。他们总是不断地挑战自我,寻求突破,就像勇敢的探险家,尝试着不同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策略,最终成功地战胜了重重困难。我听后如醍醐灌顶,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思考如何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力求在随后的竞赛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供稿/护理学院 艺术学院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