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书记毕晓阳参加2024年秋季学期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4-10-12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精神,10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03教室召开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书记毕晓阳出席并讲话,副校长张立方作点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成果获得者李全胜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崔小珂主持。

集体备课会现场

校党委书记毕晓阳出席集体备课会并讲话

副校长张立方作点评

备课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孙沛老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李慧老师以“正确认识人生观”为主题,先后进行了说课分享。两位老师从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展示。随后,与会领导和教师代表围绕教学内容科学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学生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指导交流,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两位教师进行说课分享

张立方作点评,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出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实现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的目标,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毕晓阳作总结讲话。他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两位思政课教师的精心准备,精彩分享给予高度评价。就深化思政课教育改革,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他强调,一是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思政金课。二是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思想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三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具体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全面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他最后从强化理论武装,创新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课堂教学成效,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等方面对全体思政课老师提出要求。

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集体备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扎实理论功底的新时代青年而努力奋斗。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摄影/李雨晴 撰稿/付正大 编审/马金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