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连日来,学校党委积极行动,认真部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各基层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在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创起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明确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宣传文化工作将坚持以全会精神为重要遵循,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扛稳扛牢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释放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文化校园建设,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鲁佳谈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我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在专业设置上,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服务与区域发展的办学理念,树立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在专业群设置中,深挖区域产业特色,力促专业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特色产业深度契合。同时,专业内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之所需,编写本土特色教材、开发特色实践类课程,并把企业纳入共建体系,以提升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资源开发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俊堂讲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我将强化办好煤炭专业初心,坚持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使命,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新职业申报、优质资源输出等优势,以做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为抓手,高水平完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擦亮智能化开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品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学校“双高”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生处处长陈崇谈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体学生中深入开展全会精神的宣传和教育,用全会精神武装学生头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和感召力。同时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以队伍入驻为关键、以资源下沉为抓手、以学生参与为动能、以数字赋能为支撑,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璞表示,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受启发。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高职院校基层院部负责人,要坚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更符合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坚持守正创新,在保持学院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坚持系统观念,协调好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张亮讲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作为一名高校教育管理人员,我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努力破解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推进机制创新,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为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