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3日,河南省小说研究会的团体会员迎来新军,继焦作、开封之后,平顶山市小说研究会正式成立。墨白、冯杰、王安琪、饶丹华、李勇军、孔羽、李一等来自郑、汴两地,以及平顶山市当地的作家、评论家、学者计40多人共同见证这一高光时刻。
平顶山市小说研究会是由当地作家、评论家、高校教师与研究生、文学期刊编辑等自愿结成的非营利专业学术团体。成立大会上,提议、讨论并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而后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组织机构。作家张中民当选为会长,胡炎、文星传、张国松等8人当选副会长。省小说研究会会长墨白向新成立的平顶山市小说研究会授牌,并与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树伟共同为平顶山市小说研究会创作基地揭牌,创作基地和市小说研究会办公机构均设在该院。
据悉,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属于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水平较高,平顶山市小说研究会创作基地在该院挂牌,是文化与教育的一次深度融合,将激发该院2万多名青年师生对文学创作以及小说研究与创作的热情,更好地引领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平顶山市乃至全省的文学事业和小说创作培育新生力量和后备人才。
成立大会后举办的张中民作品研讨会上,与会作家、评论家、编辑、学者从作者的文学创作观、文学形式的探索、文学的现实性与时代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性的研讨。自1988年10月在高中时期发表作品以来,张中民的文学创作道路走过35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平顶山市作协副主席。他在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方面均有涉猎,先后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莽原》等数十家知名文学刊物发表小说数百万字,出版了《向南方》《奔跑的蚂蚁》《远方有多远》等长篇小说,并获得第十届万松浦文学奖。
墨白在总结发言中说,平顶山文学在新时期以来可圈可点,尤其诗歌创作在国内备受关注,形成颇有实力的诗歌群。小说队伍也有不少作家出道很早,张中民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小说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移民潮”关注,体现了作家应有的社会情怀。从叙事学角度,则具有标准的现实主义特征,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细节,当然,也有他对现代主义文学风格的理解、融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呈现。在取得了这些成绩后,接下来的创作方向、创作路子怎么走,是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原载《河南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