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引领|机电工程学院:思政领航促发展 特色职教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3-06-05文章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编者按:今年五一前夕,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隆重召开“五一”表彰大会,对2022年度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学校荣获集团“2022年度先进单位”,文化教育部荣获集团“红旗区队”,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处荣获集团“先进区队”,资源开发学院李成伟荣获集团“劳动模范”,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周刚伟、护理学院孙龙仁、尼龙化工学院张璐荣获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为了激发榜样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学习先进浓厚氛围,特开辟专栏,对获得荣誉的集体和个人先进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思政教育领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筑牢课程思政建设

2022年6月14日,学校在机电工程学院挂牌成立校级“三寓三式”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托“三寓三式”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做到“一盘棋”部署,实现思政课程在学院课程体系及学生层次的全覆盖。建设研讨室、智慧教室等专业空间。召开“三全育人”专题研讨会20多场,实施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教材等6大行动计划,将课程思政具体落实到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实施环节,融合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资源,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工作,积极探索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创新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机电工程学院被授予学校思政教改先进集体

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的“一条鞭”教学方法、“四配四检”教学方法、“双标双驱”教学方法作为优秀教学案例成功入选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网上金课”优秀案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被全国煤炭教育协会认定为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机电设备流体传动技术》获批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舞动一条鞭,迈好两条腿》的优秀教学案例,在学校《思政教改通讯》中进行了详细展示;融合一条鞭法教学思想的《液气压传动技术》获得校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认定。学校组织召开课程思政改革典型案例报告会,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李全胜以思政教育“一条鞭法”为范式,作出思政改革案例分析专题报告。报告围绕“从文化自信到‘一条鞭法’思维方法、具体实践的思政融合设计、实施”等方面进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新时代思政课程教育有机融合,从操作层面生动的诠释了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突出成效。

在此基础上,机电工程学院还组织教师参与了全国高职高专课程思政培训学习,依托“三寓三式”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创新思政育人模式,形成了“三线融合,内外兼修的新育人模式,并尝试从课程思政导向、传统文化熏陶、以礼塑人打造三个方面强化价值引领,增进学生思政教育成效。自2022年9月开始已在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中举办《学传统文化开智慧之眼》等讲座7期,学院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讲座利用传统精神品质触发学生情感,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深耕产教融合实践

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设“一体双轮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构建企业学校统筹管理、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发挥了实践育人示范作用,完善全面育人格局。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奔赴天通电力产业学院实训

校企一体协同育人。2020年6月,学校与河南天通电力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天通电力产业学院,开创了全国煤炭行业产业学院建设先河。机电工程学院作为天通电力产业学院校方建设责任主体,认真落实学校关于产业学院发展的重要精神和政策,以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建强特色专业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抓手,以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为关键,打造了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互补互利互动多赢校企一体、协同育人平台,将百里厂区变为学校“百里校区”。

“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双轮驱动。充分发挥专业学院+产业学院的作用,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实行共同管理、共育人才、共建专业、共设基地、共组团队、共享资源、共创成果、共担责任的开放办学格局,积极探索产教资源要素相互转化,互相支撑,使专业学院的人才培养高度锲和产业学院发展需求,形成专业学院和产业学院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生态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

四融合赋能人才培养。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奔赴天通电力产业学院“百里校区”月台站、二矿、谢庄变电站、丁白双线路等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了供电实训,产业学院真正实现了四融合赋能人才培养。

天通电力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成果

校企联合创新办学模式,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企业职工培训服务水平、教师能力、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硕果累累、成绩斐然。校企共同编制简报《天平融育》5期;共同完成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省教育厅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立项建设为河南省现代学徒制示范试点专业;共建双师团队,企业若干名能工巧匠进入学院担任专业教师,指导教育教学;共编出版新形态活页式教材《供配电技术》,加快推进了产业学院建设。

拓展多元资源渠道 搭建先进职教平台

为适应职业化教育现代化要求,机电工程学院借助多元方式、拓展多种渠道,利用国内外资源,吸收先进经验,搭建职业教育活动平台,开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力求在合作办学学生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办学特色方面求突破、有创新,努力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2022年2月18日,教育部公布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首批试点院校,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被列入智能制造领域试点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为学校国际合作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启动仪式

班级合作引航。教育部公布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启动后,2022年9月,从2022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中择优组建中德双元创新班,班级采用“生活导师+专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共同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和人文素养双核心能力。

创新学习形式。专业技术学习方面,该班教学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所有的专业课都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和专业实训室进行,便于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靶向法等开展教学。

体现教学特色。班级教学以学校提出的“人人会编程,人人会飞无人机”的基础上,增加培养学生“人人会书法,个个强英语”的特色能力,为进一步弘扬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基础。

打造专业队伍。项目开展过程中,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致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合作项目提供坚实保障。按照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22年8月选派4名骨干教师赴江苏常州进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国际合作职业教育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

立足岗位创新增效 专创融合精准育人

机电工程学院依托教师工作室,将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以工业机器人技术、焊接工艺技术课程为抓手将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四创”素质,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能力”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积极推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第二课堂实践训练之间的有机融合、深度衔接,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训、赛、创”一体化实践育人模式,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以点带面,辐射数控技术专业群深耕“三教”改革,提升专业群的内涵建设与育人质量。

机电工程学院师生自主研发火线冲击人机巡线竞速机器人

机电工程学院师生共同设计制作焊接工艺品——日晷

在教师工作室的指导带动下,机电工程学院师生自主研发了火线冲击人机巡线竞速机器人,通过各种技术的创新融合,机器人系统集成产品具有评分系统、分数显示、计时装置及语音系统;师生共同设计制作的焊接工艺品日晷,将传统文化与焊接工艺相结合。作品的主体由基座、托架、日晷三部分组成,基座象征着工匠夯实技能的根本,托架的书是引用学校的雕塑女神像的底座,象征着知识的摇篮,日晷则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象征着严谨求学、与时俱进的精神,整个作品将历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寓意莘莘学子要珍惜时光、踏踏实实做人、注重知行合一。通过教师工作室开展师生创新作品的研发与制作,真正实现了既让“学生脚踏实地”做实践,又让学生“跳起摸高”长本领,迅速提高了师生专创融合的能力,教师工作室培养的毕业生,全部学生都成为了智能制造领域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成为激励更多师生加入专创融合的样板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持续推动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果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捷报频传。学院坚守思政教育阵地,丰富育人内涵,促进产教融合,成立“三寓三式”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学院获得学校“思政教改先进集体”;教师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名师、骨干教师;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优秀教学案例入选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网上金课”;探索理实虚融合·岗课证融通·线上线下交互”的双导师项目化教学;强化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先后出版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新形态教材,2本教材被列为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近三年来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获省级以上奖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省级以上奖20余项。在以后的工作中,机电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思政领航,开拓多元教育,围绕中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供稿/机电工程学院 图片 撰稿/汪若冰 鲁佳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