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护理学院师生全面实施“云课堂”学习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护理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克服种种困难,按照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结合“课程思政”、“传染病防治”等护理专业特色,充分利用智慧树、电子教材、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试题资源网站等网络资源,实施网上教学授课,有效地完成了每天的正常教学任务。
护理学院本学期开设在线课程87门次,组织29名教师变身“主播”齐上线,努力当好“主导、主播、主管”,使9000多人次学生每天准时参与在线学习。一样的学生,一样的老师,却是不一样的课堂。从最初的生疏、无措,到如今的游刃有余,玩转课堂,护理学院的教师完成一次完美的主播进阶。
严凯老师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采用“MOOC(慕课)+QQ群+智慧课堂”方式,运用在线测试、白板交互等工具在线授课。

孙兆老师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教学,以“视频、PPT课件为主、群讨论答疑为辅”,有效利用智慧课堂+微信群的方式,及时与学生互动交流,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张静老师紧密关注19级学生在线教学情况,建立课程微信群,加强对学生在线学习的监督与指导,切实保证线上教学进度与质量。学生整体出勤率达98.76%,出勤率稳步提升,各班辅导员均能按时到位协助上课教师进行考勤管理 ,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保障了线上教学的质量。
由于护理学院专业教育的相关性,根据目前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法,结合国务院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对护理学院所有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予以调整,力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融入疫情防范与治疗的元素,为学生在未来工作与生活中提供疫情防范的基础知识。
专业理论课程:
(1)在18级护理专业与国际护理专业的《内科护理学》原有学时内调整4学时内容专门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禽流感与SARS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隔离、临床表现、治疗与临床护理相关知识。
(2)在18级护理专业与国际护理专业的《急危重症护理学》原有学时内调整2学时内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与其他烈性传染病的急救与抢救知识。
(3)在19级护理专业与国际护理专业的《护理学基础》原有学时内调整4学时内容专门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禽流感与SARS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隔离、临床表现、治疗与临床护理相关知识。
(4)在19级护理专业与国际护理专业的《药理学》原有学时内调整2学时内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与其他烈性传染病的急救与用药知识。
高槟楠老师和孙延安老师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时调整授课内容,积极宣讲病毒防治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将疫情防控知识和烈性传染病的患者护理融入到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

图为高槟楠老师在向学生讲解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及各种口罩的区别

图为高槟楠老师在讲解三种冠状病毒的区别
二、专业实训课
(1)在18级护理专业与国际护理专业的《内科护理》实训课程原有学时内调整6学时,设置《烈性传染病的消毒、隔离与处置》单元,满足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的实训教学需求。
(2)在19级护理专业与国际护理专业的《基础护理》实训课程原有学时内调整6学时,设置《烈性传染病的消毒、隔离与处置》单元,满足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的实训教学需求。
疫情还未退去,最后的胜利还未到来,新时代那些最可爱的人和英雄们仍在努力奋斗着。但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生机,嗅到了不少花香与芬芳。护理学院网上教学工作也渐入佳境,正在向更有质感、更有温度的高度努力攀登!教师们的点点滴滴感动着学生,而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感染着每一个教师。这场突发的疫情,使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岁月静好,更加感恩那些负重前行的人。在最后这段时期,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不改初心,让知识传播突破边界,陪伴着我们的学子,一起守望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