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专业设置>>正文

护理学院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09月01日 11:10  点击:[]

 

 

 

 

 

 

 

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学院

 

 

 

 

教务处编制

二〇二三年八月

 

 


 

 

编写说明

本册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由护理学院编写,共包含2个专业。

护理专业包含1个专业,眼视光技术专业包含1个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根据情况变化,个别需要调整的专业和新增加的专业,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为准,其他专业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学院

2023年8月

 

 

 

 

 


 

1.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2.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60


 

 

 

 

 

 

 

护理专业

才培养方案

 

部:      护理学院         

    人:       王亚培          

队: 王亚培、田梁佳、孙延安、 王晓娜、李赛蕊、高槟楠

期:    20238月25    

 教务处编

二〇二三年八月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3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520201

所属专业群名称:医药卫生大类

群内专业及代码:护理类5202

二、 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历。

三、 修业年限

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凡在三年基本学习年限内未能达到毕业要求的或因休学而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允许延期完成学业,但在校累计学习时间不超过五年(含休学),参军入伍保留学籍的执行国家规定。

四、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医药卫生大类(52)

所属专业类(代码)

护理类(5202)

对应行业(代码)

卫生(84)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内科护士(2-05-08-01)

儿科护士(2-05-08-02)

急诊护士(2-05-08-03)

外科护士(2-05-08-04)

社区护士(2-05-08-05)

妇产科护士(2-05-08-08)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举例

护理岗位、预防保健岗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康复中心

职业类证书举例

护士执业资格证、健康管理师证

五、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综合素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掌握有关人体发育、病理学、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专业知识,具备识别、诊断和护理患者所需的专业技能,面向卫生行业的内科护士、外科护士、妇产科护士、儿科护士、急诊科护士、社区护士等职业从事临床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等综合工作能胜任各级各类医院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

构成要素

目标与要求

途径与措施

 

1)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

3)了解所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健康教育。

4)具有合格的护士仪表、举止、语言、态度和职业情感的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定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

2)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调节及机制。

3)掌握各系统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及护理用药注意事项等。

4)掌握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5)掌握人体的基本组成化学物质的种类、结构、性质以及三大物质代谢的过程。

7)掌握病原生物性状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消灭、控制传染病及相关疾病的措施和方法。

8)掌握在护理学理论模式指导下应用护理程序来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及精神需要。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生理学

病理学

药理学

生物化学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护理学导论

1)熟练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具有熟练的生活护理、保健护理、疾病护理基本技能。

2)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身体状况、治疗原则以及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原则、健康教育。

3)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4)了解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了解其病因、病理。

5)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6)掌握院前急救、创伤急救、急性中毒救护、意外救护、灾难救护常见症状、体征基本护理原则。

7)掌握健康资料采集内容、方法,身体评估、辅助检查的内容、临床意义;能够使用临床思维的方法,运用诊断性推理方法;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基础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健康评估

 

 

1)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熟悉儿童病人、老年病人、手术病人、问题病人、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2)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治疗需求的护理知识以及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学会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具有人际交往及健康教育的能力。

3)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社区护理的范畴,运用社区评估程序进行社区评估;熟悉社区特殊群体和慢性病的管理和康复。

4)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机体能量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和需要量,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

5)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熟悉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6)掌握隔离消毒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传染病播散和院内交叉感染。

7)掌握护理工作中的基本礼仪知识及礼仪要求;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具备良好的外在职业形象气质和内在护理礼仪工作能力等整体素质。

护理心理学

老年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临床营养学

精神科护理学

传染病护理学

护理礼仪

1)具有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理解、贯彻能力。

2)具有较强沟通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

3)参与管理实践,更好的领会管理学的理论与原理。

4)熟练地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安全培训

社团活动

劳动教育

 

1)能够独立进行铺床法、转运病人法、无菌操作吸氧技术、吸痰技术等基础临床操作技能。

2)能够进行静脉输液技术、静脉输血技术、静脉采血技术的实操等专业临床技能。

3)能够进行妇科检查、产前检查等妇产科临床操作技能。

4)能够独立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术、小儿海默立克急救法及小儿心肺复苏技术等常见儿科操作技能。

5)能够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急危重症护理操作技能。

 

基础临床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童护理与新生儿监护

急救与重症护理

1)学会与老年人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具有人际交往及健康教育的能力。

2)能够对社区特殊群体和慢性病的管理和康复进行指导。

3)能够对不同群体进行营养指导。

4)能够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并制定护理方案。

5)能够对一般人群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医院见习

社区和养老院见习

敬老院志愿服务

 

1)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2)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4)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

专题讲座

志愿服务

1)爱岗敬业,遵规守纪,自律进取,勇于创新。

2)热爱护理专业,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心理护理能力。

3)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学会临床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与职业素养

劳动教育

 

1)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2)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3)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

美育课程

1)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

2)具备高尚的医德和同理心。

3)心理健康,情绪乐观,体格健壮,言行举止规范,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课

心理健康指导

健康教育

护理心理学

六、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思路

按照医院、养老院、社区服务站等相关单位护士、养老护理员、社区护士等岗位技能要求,参照护理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医校结合专家共同分析护理技能等临床典型工作任务,分模块设计课程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的内容,设置融入1+X证书、开展双主体育人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思路如下表所示: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开设课程

外科护士

 

任务一:

床旁交接班(手术病人的交接)

能够清点交班范围内用物,并做好财产登记。

参加晨会,听取夜班交班报告。

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及各种治疗交接班。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并认真处理各种长期和临时医嘱,及时通知并督促有关人员执行。

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给予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提出护理措施。

能够根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根据原则对应处理。

办理出入院,转科、转院等工作及有关手续,新入院病人做好健康宣教。

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危重病人的病人的病情变化,保持各种导管通畅。

以同理心体谅患者并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等。

专业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

专业拓展课程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等。

任务二:

新病人的接待和评估

任务三:

手术病人的病情观察

任务四:

术前、术后护理

任务五:

伤口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任务六;

体位、皮肤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七

危重病人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八

出入量的正确记录

任务九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十:

术后引流管及导管观察护理

任务十一:

术后病人的功能锻炼与指导

任务十二:

术后病人的饮食指导

任务十三:

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

社区护士

 

 

任务一:

社区和社区护理

能完成家庭访视。

能够对社区重点人群进行护理与管理,会建立0-32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表,预防接种卡等。

会拟定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护理与管理方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表,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高血压、糖尿病随访表等。

能够对社区传染病人进行有效隔离与护理服务。

能够对社区伤、残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指导与健康宣教。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等

专业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儿童护理与新生儿监护实训

专业拓展课程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等。

任务二:

以社区为导向的护理

任务三: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

任务四:

社区健康教育

任务五:

社区人群的保健与护理

任务六:

社区慢性病及传染病的护理与管理

任务七:

社区康复护理

内科护士

任务一:

口服给药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内科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订护理计划。

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参与护理科研。

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的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刻苦钻研的精神;勇于技术创新;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

掌握医学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常见的内科疾病进行饮食、日常生活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等

专业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儿童护理与新生儿监护实训

专业拓展课程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等。

任务二:

皮试法

任务三:

皮下注射技术

任务四:

肌肉注射技术

任务五: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任务六:

血、尿、粪的采集方法

任务七: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测量

任务八

血糖测量技术

任务九

翻身扣背

任务十

鼻饲技术

任务十一

吸氧技术

任务十二

雾化技术

任务十三

内科患者的日常生活安全护理

任务十四

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任务十五

内科常见药的用药安全

儿科护士

 

任务一: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技术

熟悉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感冒、腹泻、发热、哮喘等,能够对症诊治,并且熟练掌握儿童药物使用的剂量和副作用。

具备儿童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合理膳食、生活习惯、常见疾病预防等。

掌握儿科护理技能,如新生儿护理、光照疗法、股静脉穿刺等护理技能,确保患儿的身体得到良好的护理。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儿和家长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家庭情况和患儿病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医疗团队和其他护理人员合作,协调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等

专业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儿童护理与新生儿监护实训

专业拓展课程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等。

任务二:

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技术

任务三:新生儿光照疗法

任务四:新生儿抚触技术

任务五:海姆立克急救法

任务六:

婴幼儿心肺复苏技术

任务七: PICC置管的维护

任务八:

婴幼儿鼻肠管喂养技术

任务九:

婴幼儿的沟通技巧

任务十:

婴幼儿的常用药物及安全

任务十一: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妇产科护士

 

任务一:

床旁交接班(孕、产妇、新生儿的交接)

能够清点交班范围内用物,并做好财产登记

参加晨会,听取夜班交班报告。

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及各种治疗交接班。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并认真处理各种长期和临时医嘱,及时通知并督促有关人员执行。

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给予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

能够根据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根据原则对应处理。

办理出入院,转科、转院等工作及有关手续,新入院病人做好健康宣教。

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危重病人的病人的病情变化,保持各种导管通畅。

以同理心体谅患者并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等

专业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儿童护理与新生儿监护实训

专业拓展课程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等。

任务二:

孕妇的接待和评估

任务三:

孕妇病情观察

任务四:

分娩协助

任务五:

产后护理

任务六:

婴儿护理

任务七:

医疗记录

任务八: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九:

产后的功能锻炼与指导

任务十:

婴儿饮食指导

任务十一:

产妇的饮食指导

 

 

急诊科护士

 

 

 

任务一: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术

能为急性大出血患者快速止血、包扎、固定并安全搬运。

能为心搏骤停患者迅速进行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大限度争取急救时间。

能为心律失常患者快速除颤;能为病人进行正确连接心电监护,了解心电监护的临床意义。

能及时为呼吸衰竭病人建立人工气道;能为消化道中毒病人尽快进行洗胃。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等

专业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儿童护理与新生儿监护实训

专业拓展课程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等。

任务二:

心肺复苏术

任务三:

体外非同步电除颤仪的应用

任务四:

多功能监护仪的应用

任务五: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护理

任务六:

洗胃术


(三)主要课程及内容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及代码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性质

学时

学分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023050011)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为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3)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4)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

6)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

7)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1)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3)教学方法:运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内外实践相结合。

4)教师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5)评价建议:采取平时检测(20%)+阶段考核(30%)+期末考试(5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

课程

48学时

3学分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3020031)

1)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2)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3)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内在关系。

4)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自己的学习与工作。

 

1)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进程。

2)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重点,论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论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和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4)以中国百年巨变为根据,全面展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

5)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方向,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1)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3)教学方法:运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主题演讲、模拟法庭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内外实践相结合

4)教师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5)评价建议:采取平时检测(20%)+阶段考核(30%)+期末考试(5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

课程

32学时

2学分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023040041)

 

1)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

2)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3)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人民至上、崇高信仰、历史自觉、问题导向、斗争精神、天下情怀等理论品格和思想风范。

4)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5)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会“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5)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6)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3)教学方法:运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内外实践相结合

4)教师要求:关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央重大会议、时政热点等及时把最新的中央精神融入教学内容

5)评价建议:采取平时检测(20%)+阶段考核(30%)+期末考试(5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

课程

48学时

3学分

4

形势与政策           023010031)

1)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之能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2)帮助学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清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系列政策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帮助学生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觉悟。

1)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3)教学方法:运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内外实践相结合

4)教师要求:关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央重大会议、时政热点等信息,及时把最新的中央精神融入教学内容

5)评价建议:采取平时检测(40%)+期末考6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

课程

32学时

2学分

5

体育与健康(024040011)

1)运动参与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提升体育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缓解生理和心理疲劳;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生体育观念。

5)社会适应目标: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田径及身体素质练习:力量、速度、耐力、弹跳、协调、灵敏、柔韧等。

2)专项运动技能:田径、健美操、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武术、体育舞蹈

3)体质测试训练: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米跑、肺活量、800/1000米跑等。

4)拓展模块:运动减脂、快意网球、体育与欣赏以及武术与健康、健身气功、太极拳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

5)健康教育:体育保健、健康饮食、心理健康教育等。

 

 

1)教学模式:采用1+1+X模式,1为体育与健康必修课程,是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以运动技能基础训练为主;1为体质测试训练课,以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训练为主;X为拓展模块,为公共选修课程,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主。

2)教学方法:运用目标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及竞赛教学法,以“教会、勤练、常赛”为主导,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条件:体育馆2个,室外网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体育教学设施及智慧校园平台

4)教师要求:任课教师要把体育与德育相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完整系统全面;科学、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授课思路清晰明了,善于启发,在保证学生听懂的前提下,活跃课堂气氛;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课外知识,与学生走近,传达正能量信息

5)评价建议:采取平时成绩20%)+身体素质考核30%)+专项技能测试50%)来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

课程

128学时

8学分

6

军事理论(007010031)

1)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2)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1)中国国防。理解国防内涵和国防历史,树立正确的国防观;了解我国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熟悉国防法规、武装力量、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2)国家安全。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的内涵,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学生防谍保密意识;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增强学生忧患意识。

3)军事思想。了解军事思想的内涵和形成与发展历程,了解外国代表性军事思想,熟悉我国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和现实意义,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主要内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4)现代战争。了解战争内涵、特点、发展历程,理解新军事革命的内涵和发展演变,掌握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主要形态、特征、代表性战例和发展趋势,使学生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5)信息化装备。了解信息化装备的内涵、分类、发展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熟悉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装备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学习高科技的积极性,为国防科研奠定人才基础。

1)教学模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师辅助加以引导,注重课程思政设计与渗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切实担当国防重任,把国家安全放在心中,把国防责任担在肩上,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激发建设国防的热情,增强建设现代化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智慧校园平台和智慧树教学平台。

3)教学方法:互动式、典型性案例教学法;针对性、典型性战例教学法;个性化、多样化专题教学法;问题型、讨论型启发式教学法。

4)教师要求:政治立场坚定,要关注时政要闻及国家安全动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考核方式:采取课堂积分(20%)+过程考核(50%)+期末测评(3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课程

36学时

2学分

7

劳动教育与实践

024070011)

1)引导大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养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良好品格。

3)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所需的基本劳动能力。

4)引导学生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传承并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公益意识。

本课程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1)理论教学

模块一 劳动素养篇

任务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任务二:崇尚劳动 热爱生活

任务三:尊重劳动 塑造品质

模块二 劳动技能篇

任务四:弘扬精神 传承发展

任务五:职业体验 提升技能

任务六:掌握技能 奉献社会

模块三 劳动创造篇

任务七:社会服务 提升素养

任务八:遵章守纪 维护幸福

2)实践教学

模块一 专业特色劳动实践

模块二 校园集体劳动实践

模块三 撰写劳动实践报告

1)教学模式:理论课教学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取“导新课-学新知-品案例-思问题-拓知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课教学,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的劳动实践活动或者完成具体的劳动项目,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劳动素养。

2)教学方法:理论课采用讲解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课堂互动法等;实践课采用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导师指导法等。

3)教学条件:理论课依托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开展教学;实践课依据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劳动实践环境和设备。

4)教师要求:理论课要求教师具备相关的劳动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实践课要求教师具备劳动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5)评价建议:理论课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课堂表现、课堂互动和考勤情况综合评定,占期末总成绩的30%;实践课考核由专业特色劳动实践、校园集体劳动实践和劳动实践报告三部分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30%、30%、10%,最终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70%。

必修课程

32学时

2学分

8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024030051)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情绪管理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沟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生涯规划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团队合作技能等

3)自我认知目标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4)素质目标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危机预防意识;培养理性平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磨砺优良意志品质;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界,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时代有为青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大学生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4)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5)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6)大学生恋爱心理调适。

7)大学生挫折心理调控。

8)大学生生命教育。

9)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

1)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为载体,结合教材配套教学资源,综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课、国家级精品在线课、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网络资源,以课堂面授+微信、QQ沟通,实现线上线下、理论实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校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测评室、沙盘治疗室、宣泄室、放松室。

3)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数据为基础,综合使用讲授分析、案例研讨、合作学习、体验式、直观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4)教师要求:教师应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发展水平、贴近时代的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教学途径。

5)评价建议:采取平时考核50%)+期末综合考核50%)来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

课程

32学时

2学分

9

职业发展与就业

指导

007010071

知识目标:

1)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目标及其意义,明确职业分类与特征。

2)理解职业生涯及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及程序。

3)清楚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和职业规范,了解毕业生就业权益,掌握就业方法和技巧。

4)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

技能目标:

1)具有对自我和环境的分析评价能力。

2)具备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

3)具备与他人有效沟通与合作能力。

4)能够搜集、分析、选择就业信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5)能应用求职简历、求职信、面试技巧等方法进行自我推荐。

素质目标:

1)建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

2)能自觉为个人生涯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事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3)了解国家出台的促进学生就业的政策,将自身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时代需要结合起来

模块一 认识大学生就业

通过就业指导,熟悉就业制度与政策。

模块二 规划职业生涯

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学会探索自我,能够进行职业环境评估和职业生涯决策、管理。

模块三 提升就业能力

了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和活动锻炼培养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模块四 准备求职面试

学会对求职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了解求职材料的准备,了解面试技巧。

模块五 迈好职场第一步

能够顺利转换角色、定位自我,认识和适应新的环境,了解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模块六 就业权益与保障

了解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行为与保护途径,明白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1)教学模式: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采取“教学做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开展形式多样教学活动,促进、提升、改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明确人生目标,筹划职业生涯。

2)教学方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求职就业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职业规划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4)教师要求: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须有过指导学生就业或从事过学生管理的工作经历,熟悉企业招聘流程和规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5)课程思政:能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守信”等良好品质。

6)评价建议:采取学习过程考核(50%)+期末测评(5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课程

16学时

1学分

10

创新创业教育

007010061

知识目标:

1)掌握创新的概念,了解创新的内涵和技法。

2)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了解创业优惠政策。

3)了解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4)掌握创业计划书的内容,熟悉创业方式和基本流程,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能力目标:

1)形成创新创业理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撰写创业计划书。

2)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3)具备与他人合作,提供有价值解决方案的能力。

4)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自身特长进行创业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有经济头脑、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善于人际交往的创新型人才。

3)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建设,倡导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新风尚。

4)勇于投身社会实践,推进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的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1)创新概念和类型。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创新思维及分类。

4)创新技法。  

5)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展示。  

6)创业的概念、过程和阶段。  

7)创业准备。  

8)创办企业基本步骤。

9)新创企业经营管理。

10)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展示。  

 

1)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通过课堂外在线自主学习和创新,实现知识传递和展现;线下通过将课堂变成互动场所,进行探究学习,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

2)教学方法: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通过社会调查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4)教师要求: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须有过创业经历或参加过创新、创业项目(或大赛)或指导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大赛。

5)课程思政:在教学实施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主义、诚实守信、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和案例分析中。

6)评价建议:采取学习过程考核(50%)+期末测评(5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课程

16学时

1学分

12

大学英语021010011)

1)职场涉外沟通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具备必要的英语听、说、读、看、写、译技能,能够根据语境运用合适的策略,理解和表达口头和书面话语的意义,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

2)多元文化交流目标: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立场,具有国际视野,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3)语言思维提升目标:通过分析英语口头和书面话语,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了解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思维方法,辨别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

4)自主学习完善目标: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能够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

本课程包括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

1)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内容围绕多元文化沟通和涉外职场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中国心、世界眼和职场范,为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口头、书面、新媒体等多模态语篇。

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文化知识、中外职场文化和企业文化等

职业英语技能

语言学习策略

2)拓展模块

拓展模块内容按照职场需求从职业规划、求职、入职、商务接待、商务旅行到职业健康安全等环节所需要的英语技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1)教学模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延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第一课堂为主,课内课外结合,以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语言综合素养。

2)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成果导向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智慧校园平台、英语公众号、英语学习APP、英语协会等。

4)教师要求:要求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

5)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60%)+终结性评价(40%)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表现纳入过程考核,注重第二课堂学习成果增值性评价,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效果。

必修课程

128学时

8学分

13

信息技术与人工

智能

(016040041)

1)了解计算机基本常识,能够使用浏览器、常用App获取有效信息,并具有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2)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及信息安全,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3)能够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完成数字化办公需求。

4)能够熟练使用人工智能的编程语言Python进行简单编程。

5)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模块一 信息系统基础

1)计算机基础。

2)新一代信息技术。

模块二 办公软件应用

1)文档编辑排版。

2)电子表格数据处理。

3)演示文稿制作。

模块三 人工智能之Python

1)Python基础。

2)Python绘图。

3)Python其它应用。

1)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

2)教学条件:信息技术实训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3)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内外实践相结合。

4)教师要求:任课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前沿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各类常用办公软件,熟悉编程语言Python。

5)考核方式:采用过程化考核(70%)+期末测评(3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

课程

64学时

4学分

14

国家安全教育(024070001)

1)了解和掌握国家安全基本知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地位作用,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正确国家安全观念,培育宏观国际视野。

2)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提高政治站位和个人鉴别能力,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3)了解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领域安全及深海、极地、太空和生物等新型领域安全的内涵、内容、面临的威胁和挑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4)掌握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熟悉国家安全应变机制,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责任。

5)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6)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主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激发大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立正确的安全观。

1)国家安全概念、内涵、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措施,国家安全教育及其内涵,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

2)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形势与特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基本内容、丰富内涵及伟大意义。

3)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领域安全及深海、极地、太空和生物等新型领域安全的内涵、内容、面临的威胁和挑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途径与方法。

4)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

5)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努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6)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学习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社会活动安全、灾害自救安全等安全防护。

1)教学模式:合理选用紧靠主题教学的素材与多维立体化资源,注重课程思政设计与渗透,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课内外实践相结合。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3)教学方法:精讲基本概念、深入进行知识解读,运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主题演讲辩论、情境教学法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4)教师要求:政治立场坚定,要关注时政要闻及国家安全动态,及时把最新的文件精神融入教学内容。

5)考核方式:采取过程考核(60%)+期末测评(40%)评定学习效果。

必修课程

16学时

1学分

15

中国传统文化(024050016)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从而激发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2)引导学生汲取中华民族智慧,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民族自信、济世救人等家国情怀。

3)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责任担当、乐于奉献的职业素养,促进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4)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解决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问题。

1)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学

2)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

3)民以为天的传统饮食

4)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

5)异彩纷呈的传统艺术

6)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

7)修齐治平的传统道德

8)源远流长的传统风俗

1)教学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为根本理念,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推行目标专业化、方法多元化、考核过程化的“三化”教学方式,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推广书香校园活动,充分利用精品在线课、慕课等线上教学资源及VR实景与数字博物馆虚拟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传统文化类技能大赛。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智慧校园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

3)教学方法:运用经典导读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4)教师要求:以校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平台,将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社团活动相结合。在教学时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5)考核方式:采取学习过程考核+期末测评评定学习效果。

限选课程

16学时

1学分

16

应用文写作(024030011)

1)掌握各类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格式、写作要求和方法技巧,具备从事与应用文书写作相关岗位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相关专业应用文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学会撰写主题明确、材料准确丰富、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的实用文书。

3)掌握行政公文的格式,能根据具体材料撰写相关的通知、通报、请示、报告等常用行政公文。

4)学会撰写个人简历、自荐信、求职信和应聘书等职场文书。

5)能熟练地写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常用应用文。

6)在应用文写作学习过程中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教育,助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1)应用文概述,应用文五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2)行政公文的概念、种类、格式,常用行政公文写法。

3)事务文书概述,常用事务文书写法。

4)经济文书概述,常用经济文书写法。

5)学业文书概述,常用学业文书写法。

6)条据文书概述,常用条据文书写法。

7)职场文书概述,常用职场文书写法。

1)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从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出发,紧密联系各专业不同技术专业岗位的特征,模拟未来实际工作情景,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以能力训练为抓手,实施“案例分析+模块式”教学模式。打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文种之间、专业课程之间的五维立体互动体系。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智慧校园平台等。

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4)教师要求:任课教师要注意职业情境的创设,针对不同专业深挖基于岗位特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置身特定的工作情境,完成相应文种的写作。

5)考核方式:采取学习过程考核+期末测评评定学习效果。

限选课程

16学时

1学分

17

大学语文(024030021)

1)在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进而塑造高尚的人文精神,涵育完善的人文品格。

3)使学生学会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日常的写作,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口才表达等能力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使其能够准确有效运用语言进行沟通,致力于职场发展。

模块一 阅读欣赏能力培养

1)青春之歌  

2)家国情怀  

3)人与自然  

4)亲情永恒  

5)人生思辨  

6)名人风采

模块二 语文应用能力培养

1)朗诵能力培养  

2)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1)教学模式: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设计理念和“活动导向、价值引导、注重应用、提高素养” 的基本思路,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中,实现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将语文学习、语文实践和语文能力培养合一,将单篇教学和专题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智慧校园平台等。

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提问法、角色扮演法、表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4)教师要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等,实行课内课外双线并行教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5)考核方式:采取学习过程考核+期末测评评定学习效果。

限选课程

16学时

1学分

18

职业素养  024050033)

1)培养学生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积极的职业心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地待人做事;仁爱他人,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和行业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引导学生提升职业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职业通用能力,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处理问题和完成工作的基本能力。做到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良好的人际交流技能,能全面掌握工作动态,精准而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能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具备创新能力,不拘泥于常规化工作。

模块一 走进职场,开启职业之旅

1)认识职业明确理想

2)将职业道德内化于心

3)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模块二 深耕职场,把职业当事业

1)提升办公能力

2)学会沟通交流

3)加强团队合作

模块三 永不止步,自我成长修炼

1)管理个人形象

2)科学利用时间

1)教学模式: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结合不同教学模块内容和针对各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围绕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将任务和教学目的统一起来,坚持任务与技能相吻合的原则。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智慧校园平台等。

3)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观摩法、启发引导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4)教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完整、准确地阐释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同时要紧密结合企业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人可持续发展要求。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整体就业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考核方式:采取学习过程考核+期末测评评定学习效果。

限选课程

16学时

1学分

19

艺术类课程

8选1)

420040181)

1)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习内容,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引导大学生系统地了解艺术范畴、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

3)通过艺术类课程鉴赏、学习相关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

4)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5)拓展形象思维,培养创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艺术审美与鉴赏能力。

6)每个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开设的8门课程中至少选修1门课程。

 

1)《美学基础》《美术鉴赏》课程讲授美术的功能作用及中外美术简史,让学生把握美术的精髓,走近美术的精英,认识美术的精品,感悟美术的精神。

2)《音乐鉴赏》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影视鉴赏》课程以中外优秀影视作品鉴赏为主体,深入浅出的影视鉴赏知识为铺垫,区别、品鉴、品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影视作品。

4)《戏剧鉴赏》《戏曲鉴赏》课程介绍和欣赏国内外戏曲、戏剧作品,使学生了解有关常识,懂得如何欣赏戏曲、戏剧。

5)《舞蹈鉴赏》课程通过欣赏分析中外优秀舞蹈作品,了解各国及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理解尊重多元文化,并进行艺术实践。

6)《书法鉴赏》课程,主要讲授书法的形式构成、美学原理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具有初步的全面认识。并将“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通过书法的临摹与创作,让学生真正了解书法美的真谛。

1)教学模式:按照专业注重个性化指导,注重教学时效性、针对性。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与多维立体化资源,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2)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和智慧校园平台。

3)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主题演讲、情景教学法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进行。

4)教师要求:任课教师要关注艺术前沿,及时把最新的艺术资讯融入教学内容。

5)评价建议:采取学习过程考核评定学习效果。

限选

课程

16学时

1学分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及党史国史类课程

10选1)

424030441)

1)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2)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

3)延安精神概论

4)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

5)东北抗联精神

6)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7)延安精神特色素质教育

8)中国传统文化撷英

9)世界舞台上的中华文明

10)中国近代史

1)教学模式:按照专业注重个性化指导,注重教学时效性、针对性。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与多维立体化资源,采取学生线上选课、线上自主学习、线上参加考核的方式进行学习。

2)教学条件:智慧树课程平台。

3)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

4)教师要求:任课教师要关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央重大会议、时政热点等及时把最新的中央精神融入教学内容。

5)评价建议:智慧树资源学习和考核评定学习效果。

限选课程

16学时

1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及代码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

性质

学时

学分

1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222030111)

素质目标: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4)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的组成和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和人体各系统的器官组成。

2)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

3)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

4)熟悉人体各系统和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认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

2)熟练掌握某些主要器官的体表投影;熟练掌握与专业有关的骨性、肌性和皮肤标志。

3)能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电化教学手段观察并理解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

单元一:绪论;

单元二:基本组织;

单元三:运动系统;

单元四:消化系统;

单元五:呼吸系统;

单元六:泌尿系统;

单元七:生殖系统;

单元八:内分泌系统;

单元九:脉管系统;

单元十:感觉器;

单元十一:神经系统

单元十二:胚胎发育概要;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解剖实训室。

4)教师要求:任课教师要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96学时

6学分

 

 

 

 

 

 

 

 

 

 

2

 

 

 

 

 

 

 

 

 

生理学(122030051

素质目标

1)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和献身人类医学事业的高尚情操。坚持人文关怀精神,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2)具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习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

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吃苦的良好品德。

知识目标

1)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特征和细胞的基本功能。

2)掌握正常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各器官系统的调节。

3)学会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生理学功能调节以及机制

4)了解生理学的发展与医学的发展关系,了解生理学发展现状和研究新进展。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表述和运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解决临床医学一般问题。

2)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自主学习,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拓展能力。

单元一:绪论;

单元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单元三:血液;

单元四:血液循环;

单元五:呼吸;

单元六:消化和吸收;

单元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单元八:肾的排泄

单元九:感觉器官的功能;

单元十:神经系统的功能;

单元十一:内分泌;

单元十二:生殖;

单元十三:人体重要阶段的生理特征;

1)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线下教师把重点知识进行讲授,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线上发布预习任务、课后作业等进行学习。注重能力、知识、素质教学目标的统一。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生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人体有关系统,如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和形成机制及影响和调节这些功能的因素。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 占比分别为15% 45%、40%。

 

 

 

 

 

 

 

 

 

必修

 

 

 

 

 

 

 

 

 

64学时

4学分

3

 

 

 

药理学(122030101

素质目标:

1)具有高尚、灵活、开放的人文精神,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药学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

2)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

知识目标:

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2)掌握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3)熟悉药物的分类、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

4)了解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药理学研究的进展情况。

能力目标:

1)具备对个人、家庭、社区的药学服务对象开展用药咨询的药理基础知识,具有对常见病病人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

2)对选用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

3)具有学习和更新药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药理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一:绪言;

单元二:药物效应动力学;

单元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单元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单元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单元六:胆碱受体激动药和胆碱酯酶抑制药;

单元七:胆碱受体阻断药;

单元八: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单元九:肾上腺受体阻断药;

单元十:麻醉药;

单元十一:镇静催眠药;

单元十二: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单元十三:抗精神失常药;

单元十四:镇痛药;

单元十五:解热镇痛抗炎药;

单元十六: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单元十七:抗高血压药;

单元十八:抗心律失常药;

单元十九: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单元二十:抗心绞痛药;

单元二十一: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理;

单元二十二:利尿药与脱水药;

单元二十三:拟组胺和抗组胺药;

单元二十四:消化系统药理;

单元二十五:呼吸系统药理;

单元二十六: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单元二十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单元二十八: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单元二十九: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单元三十:性激素类药与抗生育药;

单元三十一:化学治疗药概论;

单元三十二:抗生素;

单元三十三:人工合成抗菌药;

单元三十四:抗结核病药;

单元三十五: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单元三十六:抗寄生虫病药;

单元三十七:抗恶性肿瘤药;

单元三十八:免疫功能调节药;

 

1)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线下教师把重点知识进行讲授,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把重点和难点提出来,系统性、启发性地进行教学。突出学生主题,尽量采用“引导式”“互动式”教学,扩宽学生的思路,线上发布预习任务、课后作业等进行学习。注重能力、知识、素质教学目标的统一。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4)教师要求:掌握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 占比分别为15% 45%、40%。

 

 

 

必修

 

 

 

48学时

3学分

4

 

 

 

 

 

 

 

 

 

 

 

 

病理学(122030061)

素质目标:

1)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培养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品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意识。

3)树立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体现人文关怀,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程总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病变特点;本课程各论中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常见病理过程。

2熟悉本课程总论中各种基本病变的病因及转归

3)了解各种病变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本课程知识描述和分析常见疾病的病因及病变特点。

2)能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释和判断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3)能够将本课程知识运用于临床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防治之中。

 

单元一:绪论;

单元二:疾病概论;

单元三: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单元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单元五:炎症;

单元六:肿瘤;

单元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单元八:呼吸系统疾病

单元九:内分泌系统;

单元十:消化系统疾病;

单元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单元十二:生殖系统疾病

单元十三:水电解质紊乱;

单元十四:酸碱平衡紊乱;

单元十五:发热;

单元十六:休克;

单元十七:传染病;

单元十八:寄生虫疾病;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病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本课程总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病变特点;本课程各论中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常见病理过程。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 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64学时

4学分

 

5

 

 

 

 

 

 

 

 

 

 

 

 

 

 

护理学导论(222030221)

素质目标:

1)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热爱护理专业,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培养良好的护理道德。

2)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护士的自身价值。

3)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

4)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知识目标:

1)理解阐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护理程序概念和内容、护理理论、护理专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2)掌握并叙述健康、疾病、压力、适应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掌握护士的职责、病人的权利、当前临床护理决策及思维等。

4)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的需求,判断存在的健康问题,正确选择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

2)能够运用护理的科学思维方法思考问题,锻炼评判性思维能力。

3)能够应用一定的沟通技巧实现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单元一:概论;

单元二:护理学的发展史;

单元三:护士的素质和行为规范;

单元四: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单元五:护理学的相关理论;

单元六:护理理论;

单元七:护理程序;

单元八:护理伦理;

单元九:护理专业与法律;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能够阐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护理程序概念和内容、护理理论、护理专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 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32学时

2学分

 

 

 

 

 

 

6

 

 

 

 

 

 

生物化学(122030041)

 

 

素质目标:

1)拥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意识,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具备继续深造所需的基本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

3)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等与机体新陈代谢相关分子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基本代谢过程及体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动态代谢过程。

2)熟悉物质代谢与机体功能相互关系;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

3)了解生物化学作为前沿学科其临床应用和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离心、分光分析、电泳、滴定等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及技能。

2)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3)能够书写实验报告 

 

单元一:绪论;

单元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单元三:核酸结构与功能;

单元四:维生素;

单元五:酶;

单元六:生物氧化;

单元七:糖代谢;

单元八:脂类代谢;

单元九:蛋白质代谢与分解;

单元十:核苷酸代谢;

单元十一:基因信息传递;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化学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等与机体新陈代谢相关分子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基本代谢过程及体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动态代谢过程。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 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32学时

2学分

 

7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122030091)

 

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敬畏生命、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2)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使其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水准和必 备的人文关怀、法制观念及科学理念。

3)具有医院临床治疗、社区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必备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参加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学习临床相关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

1)掌握重要的免疫基本理论与知识,能正确理解临床常见超敏反应及免疫学诊断、预防及治疗。为从事临床及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和医学寄生虫的主要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为后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初步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

2)能及时正确地申请病原诊断、免疫诊断检测项目,以提高诊断率,对感染性疾病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

3)能够使用微生物免疫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常见病原生物的常用检测方法。

4)能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验现象。

项目一:绪论;

项目二:抗原;

项目三:免疫系统;

项目四:免疫分子;

项目五:免疫应答;

项目六:超敏反应;

项目七:免疫应用;

项目八:病毒的基本特征;

项目九:常见的病毒;

项目十:细菌的基本特征;

项目十一常见的病原菌;

项目十二真菌;

项目十三: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项目十四:常见人体寄生虫;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病原微生物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重要的免疫基本理论与知识,能正确理解临床常见超敏反应及免疫学诊断、预防及治疗。为从事临床及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 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32学时

2学分

 

 

3.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及代码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

性质

学时

学分

 

 

 

 

 

 

1

 

 

 

 

 

 

 

健康评估(222030111)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2)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慎独严谨的品行。

3)培养良好的护士仪表、举止、语言、态度和职业情感。

4)树立求实创新的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精神。

知识目标:

1)掌握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等各方面资料进行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2)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意义。

3)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知识,并能独立描记心电图。

4)了解常用影像检查的应用指征,掌握常用检查前、后的护理。

5)掌握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及格式,能正确书写。

能力目标:

1)能收集、综合、分析健康资料,概括护理诊断依据,形成护理诊断,书写护理病历。

2)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能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能力。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健康史的采集;

第三章护理诊断;

第四章常见症状评估;

第五章身体评估;

第六章心理评估;

第七章社会评估;

第八章实验室检查;

第九章心电图检查;

第十章影像学检查;

第十一章护理病历书写;

第十二章技能实训;

1)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展示、教师示教、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方式。配合实训操作、医院见习、实习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关怀及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健康评估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等各方面资料进行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5)评价建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比30%,终结性评价占70%。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终结性评价包括:学期末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

 

 

 

 

 

 

 

必修

 

 

 

 

 

 

 

48学时

3学分

2

 

 

 

基础护理学(222030121)

素质目标:

1)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定的职业情感、高尚的职业素养、人文情怀、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

2)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建立热爱护理专业的情感,以及培养学生仁爱、尊重的人文素养。

知识目标:

1)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2)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3)掌握出入院护理、医院环境、生活护理、对症护理、药疗技术、危重症病人护理等模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与患者有效地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快速转换角色。

3)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探究问题、应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与护理对象有效沟通、善于团结协作及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单元一:医院和住院环境;

单元二:入院和出院护理;

单元三:舒适与安全;

单元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单元五:清洁护理;

单元六: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单元七:饮食护理;

单元八:排泄护理;

单元九: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单元十:静脉输液与输血;

单元十一:冷热疗法;

单元十二:标本采集;

单元十三:病情观察和为重病人的抢救技术;

单元十:临终病人的护理;

单元十: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基础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建立热爱护理专业的情感,以及培养学生仁爱、尊重的人文素养。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96学时

6学分

 

3

 

 

 

 

 

 

 

急危重症护理(222030211)

素质目标:

(1)培养热爱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

(2)养成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3)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

(4)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科室基本结构与功能。

3)熟悉常用急救知识及监护技术。

4)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

能力目标:

(1)具备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急危重症护理操作。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为临床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绪论;

第一章:院外急救级护理;

第二章:急诊科管理及护理;

第三章: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及护理;

第四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五章:突发灾难的救护;

第六章:急性中毒的救护;

第七章: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

第八章:常见各系统急症的救护;

第九章:常用救护技术;

1)教学模式:从临床实际应用出发,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急危重症护理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设定以任务引领为主体目标,创设临床急救护理工作场景,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情境模拟教学。融合多媒体、虚拟仿真技术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教学方法:采用病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急危重症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

5)评价建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比30%,终结性评价占70%。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终结性评价包括:学期末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

 

 

 

 

 

 

 

必修

 

 

 

 

 

 

32学时

2学分

4

 

 

 

 

 

 

 

 

 

 

 

外科护理学

222030142

素质目标:

1)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树立为临床服务意识。

2)培养学生具备为患者健康服务的意识,具备从事护理岗位工作的良好职业道德。形成认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情耐心、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的专业作风。

3)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临床的思维方式,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4)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目标:

1)熟知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临床护理常见仪器的工作原理,外科常见病病人常用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特征特点。

3)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检查目的和临床意义,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4)理解无菌技术知识和外科护理常用仪器的使用知识。

能力目标:

1)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参与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等护理工作。

2能按照外科护理项目要求,正确实施外科护理任务过程。

3外科护理常见仪器设备的操作。

4)能对麻醉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检查。

单元一:绪论;

单元二:体液失衡患者的护理;

单元三: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

单元四: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

单元五:麻醉患者的护理;

单元六: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单元七: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

单元八:损伤患者的护理;

单元九:器官移植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肿瘤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一:颅脑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二: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三乳房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四胸部疾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五急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六腹外疝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七十二指肠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八肠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九肝脏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二十胆道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二十一胰腺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二十二急腹症患者的护理

单元二十三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二十四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二十五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外科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熟知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参与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等护理工作。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96学时

6学分

 

5

内科护理学(122030151)

素质目标:

1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自爱、自尊、自强、自律的品质。

2热爱护理工作、恪尽职守、勤恳敬业为患者服务。

3真诚对待、尊重、关爱患者。

4培养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学知识。

2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3掌握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方法。

4了解常见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原则。

能力目标:

1)确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具备整体护理意识,能自觉按照护理程序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

2)具备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备配合医生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抢救,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促进康复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十章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

 

1)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丰富教学资源,采用病例分析法、情境模拟等方法,将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运用丰富的典型内科病例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以掌握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分组讨论法。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内科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确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具备整体护理意识,能自觉按照护理程序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96学时

6学分

6

 

 

 

 

 

 

 

 

 

 

妇产科护理学

222030161)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同情心。

2)培养观察病情细致,操作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3)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对患者做到一视同仁,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知识目标:

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基础知识妇产科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和妇产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

2熟悉孕产妇的分娩及护理。

3掌握妇产科基础知识、正常分娩及异常分娩的产科知识。

4)掌握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5)掌握女性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以及常见危重症的配合抢救。

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女性进行综合性、广泛性的整体护理。

2能对对分娩及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般急症、重症患者具有一定的评估能力,提出护理诊断并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单元一:女性生殖系统基础知识;

单元二:正常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单元三: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单元四: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单元五:异常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单元六: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单元七:分娩并发症产妇的护理;

单元八: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单元九:妇女患者护理计划及常用操作技术;

单元十:妇科炎症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一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二: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单元十三:妇科其他疾病患者的护理;

单元十四:计划生育护理;

单元十五:妇女保健;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妇产科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妇产科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和妇产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知识;熟悉孕产妇的分娩及护理;对分娩及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般急症、重症患者具有一定的评估能力,提出护理诊断并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5%、40%。

 

 

 

 

 

 

 

 

 

 

必修

 

 

 

 

 

 

 

 

 

48学时

3学分

 

7

 

 

 

 

 

 

 

 

 

 

 

 

 

 

儿科护理学(222030171)

素质目标:

1)具备积极专业态度、关爱儿童、具有为儿童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2)具备良好人文关怀素养,具有与患儿及其家长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3)具备实施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所需的受伤理念、慎独精神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免疫规划程序的具体内容。

2)掌握儿童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掌握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4)熟悉儿童各系统疾病的概念、主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5)了解儿童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正常儿童体格生长标准作为比较,正确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2能解释儿童易患病的病因。

3能够以患儿及家属的主诉为中心,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患儿的病情,能够根据病情正确评估患儿情况,并应用所学知识为患儿提供整体护理。

4)能够为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为儿童正确实施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章:绪论;

章:生长发育;

章:健康小儿的一般护理;

章:患病儿童的护理;

章: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

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十一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十二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十三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十四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十五章: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

十六章: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十七章: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十八章: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

十九章: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儿科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法、板书、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认识实习”的机会进行现场教学。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儿科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儿童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能够以患儿及家属的主诉为中心,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患儿的病情,能够根据病情正确评估患儿情况,并应用所学知识为患儿提供整体护理。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5%、40%。

 

 

 

 

 

 

 

 

 

 

 

 

 

 

必修

 

 

 

 

 

 

 

 

 

 

 

 

 

48学时

3学分

 

8

 

 

 

 

 

 

 

 

 

 

 

 

 

老年护理学(222030231

素质目标

1)热爱老年护理事业,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具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品德。

2)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3)培养学生专业责任感、同情心、爱心及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1)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的护理要点。

2掌握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安全问题的护理要点。

3熟悉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特点、治疗原则。

4了解老年护理的一般概念与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

1)能对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存在健康的问题老年人进行保健指导;能对老年期常见病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进行健康教育。

2)能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和安全指导,实施相应的护理。

3)能熟练运用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对老年人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

单元一:绪论;

单元二:老化的理论;

单元三:老年保健与健康促进;

单元四:老年人健康评估;

单元五:老年人日常需要及护理;

单元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单元七:老年人用药护理;

单元八:老年期各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

单元九: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及护理;

单元十:老年期其他常见疾病及护理;

单元十一:老年人的家庭护理与临终关怀;

1)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线下教师把重点知识进行讲授,线上发布预习任务、课后作业等进行学习;组织小讲课:以老年护理学相关知识为主题进行分组小讲课并给与评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老年医院。

4)教师要求: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的护理要点;能熟练运用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对老年人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5%、40%。

 

 

 

 

 

 

 

 

 

 

 

 

必修

 

 

 

 

 

 

 

 

 

 

 

32学时

2学分

4.专业拓展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及代码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课程

性质

学时

学分

1

 

 

 

 

 

 

 

 

 

 

临床营养学(122030071)

素质目标:

1)具备积极专业态度、关爱病患、具有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2具备良好人文关怀素养,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3具备实施临床营养常用护理技术所需的理念、慎独精神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和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

2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

3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

能力目标:

1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2能够从事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章:绪论

章: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

章: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

章:健康人群的营养与膳食指导

章:营养调查与膳食调理

章:医院膳食

章:常见疾病膳食营养与护理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法、板书、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认识实习”的机会进行现场教学。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期终考核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5%、40%。

 

 

 

 

 

 

 

 

 

必修

 

 

 

 

 

 

 

 

 

32学时

2学分

 

2

 

 

 

 

 

护理礼仪(222030181)

素质目标:

1)提升学生礼仪培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索质和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礼仪修养。

知识目标:

(1)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礼仪。

(2)熟悉礼仪的原则、特征及礼仪的作用。

(3)熟悉仪容、服饰礼仪的基本要求。

(4)掌握护理工作中的礼仪相关知识及其基本要求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要求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能力目标:

(1)能应用护理礼仪理论和实践。

(2)能融洽地进行护患沟通。

4)能恰当地进行职业形象设计。

单元一:护理礼仪概述;

单元二:护士仪容礼仪;

单元三:护士姿态礼仪;

单元四:护士服饰礼仪;

单元五:护士沟通礼仪;

单元六:护士工作礼仪的临床运用;

单元七:护士公共表达礼仪;

单元八:护士礼仪实践教学;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礼仪相关知识及其基本要求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要求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占比分别为15% 40%、60%。

 

 

 

 

 

必修

 

 

 

 

 

32学时

2学分

 

 

 

 

 

 

 

 

 

 

 

 

 

 

 

 

 

3

 

 

 

 

 

 

 

 

传染病护理(222030261)

素质目标:

1)具备科学、正确地认识传染病意识

2)关爱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知识目标:

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流行的基本条件。

2)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

3)熟悉传染病护理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法,理解消毒、隔离方法和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内容。

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辨认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2)能够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和保健指导。

 

单元一:总论;

单元二:病毒感染性疾病;

单元三:细菌感染性疾病;

单元四: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单元五:原虫感染性疾病;

单元六:其他病原体感染性疾病;

 

1)教学模式:创设临床工作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各实训基地,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采用虚拟仿真软件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利用智慧校园等平台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

4)教师要求:了解传染病护理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法,理解消毒、隔离方法和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内容;能够初步辨认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5)评价建议: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三部分, 占比分别为15%40%、60%。

 

 

 

 

 

 

 

必修

 

 

 

 

 

 

 

32学时

2学分

 

4

 

 

 

 

 

 

 

 

 

 

 

 

 

心理和精神护理(243030001)

素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