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经济广播记者 晓晖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形势下,职业教育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素质和扩大就业,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12月17日,河南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郑召开,为职业教育发展谋篇布局。
品牌示范引领,带动职教水平提升
2008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两期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实现了职业教育由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的飞跃。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我省一批职业院校已进入“国家队”: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上榜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第一类A档学校,进入国家重点打造的10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行列,9所高职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学校”,6所高职学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
下一步,我省将在加强“国家队”建设的同时组建“省队”,启动建设10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形成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努力培育高原、打造高峰。
深化产教融合,“两个主体”并行并进
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在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将同步开展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培育工作,试点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和院校;重点遴选、支持建设一批基于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系部)、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高水平专业群;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化、联盟式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支持建设一批产教融合专业联盟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全面推行“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双培型”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完善投入机制,“真金白银”精准支持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来自省财政厅的数据显示,职教攻坚二期工程实施以来,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职业教育投入由2014年的100.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3.9亿元,年均增长14.7%,高于同期教育支出增幅6.2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水平由不足6000元增长到9300元,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由不足6000元增长到1.2万元。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进一步建立完善职业院校项目库制度,以高职院校为试点推行项目库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核心任务,全面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全面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做“雪中送炭”,少做“锦上添花”;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做好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
聚焦产业培训,升级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近年来,我省坚持深化改革,高质量推进职业培训。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我省已累计投入21.4亿元,建设385个职业培训类基地型项目,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投入170多亿元。
下一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聚焦产业开展培训,推动技能提升与产业转型良性互动;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升级,深化职业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互联网+”与职业培训深度融合、职业培训与产业、企业、就业无缝对接,提高职业培训的实效性;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着力打造高水平院校和专业,走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发展之路。
大象新闻·经济广播编辑 闫静
来源:河南经济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