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战抗疫一线 守师生安全 ——记因公殉职的平职学院教师余斌

发布时间:2020-04-03     责任编辑:尚英杰      来源: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不惧风雨 勇挑重担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平职学院余斌同志事迹材料

余斌,男,汉族,河南光山人,1979年8月出生,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在参加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战争中,余斌同志主动请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坚持做好技工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日常健康信息统计上报工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职学院七矿技工学校集中健康筛查中心后勤服务工作,负重前行,坚守阵地,吃住在校,舍小家为大家,连续奋战42天。2020年3月14日晚,在集中健康筛查点中心工作期间,因公殉职,年仅41岁。

余斌同志自2005年8月工作以来,历任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教师、五年制团总支副书记、中技部团总支书记、技工学校学生科副科长、学生处日常管理科副科长、技工学校学生科科长、技工学校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他性格豁达,热心助人,在家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单位是一个好同事、好干部。

主动请缨,逆行而上,把2000多名师生放在心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余斌同志作为刚被任命的技工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投入到了疫情防控一线。随着疫情的发展,七矿技工校区周围部分小区已经发现新冠肺炎确诊或者疑似病例,成为平顶山市疫情防控重点区域。为控制值班人数,尽可能降低交叉感染概率,从2月2日起,余斌就逆行而上,和两位同事主动担负起在校值班的任务,负责七矿技工校区2000多师生每天健康状况监测统计工作。由于工作量大,再加上余斌自己带的两个班,经常忙到第二天一两点。与巨大工作量成反比的是简单的饭食,因为疫情期间学校食堂关闭,周边餐馆也停业,从2月2日到2月16日,余斌最经常吃的食物就是方便面。吃着最简单的饭、干着最辛苦的活儿,将两个年幼的女儿留给妻子,余斌把个人得失和安危置之度外,成为疫情防控战线上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

冲锋在前,负重前行,连续坚守 42个日夜。为了保证疫情期间的安全复工复产工作,2月16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将七矿技工校区定为集团集中健康筛查中心,要对各单位需要进行上岗前健康筛查的人员进行筛查。余斌同志深知此项工作责任重大,接到任务后,主动扛起检测中心后勤服务重任,继续坚守一线。对于余斌来讲,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更是服务员。他带领值班留守人员共同打扫卫生,挪腾宿舍400多间,拆装床铺133张,协调配备床上用品600多套、生活用品15000余件。2月17日,同事焦全四发现余斌的微信运动显示走了6万多步睡觉时间却不足4个小时。睡眠不足,是余斌在抗疫一线的常态。因为太累,好几次,他吃着饭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2020年3月14日晚,余斌同志突发心梗,倒在了自己所坚守的岗位上,可他之前的最后一个电话,仍是与检测中心主管医生沟通工作。余斌同志事事冲锋在前,一丝不苟,用心服务好每一名筛查人员,做好每一份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复工复产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初心永恒,不负韶华,青春无悔献身教育事业。余斌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辗转多个岗位,却一直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所在的七矿技工校区,招收的学生层次多、类型多,年龄相差较大。为使所有学生都能安全在校学习,七矿技工校区采取封闭式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学生全部吃住在校,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为了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他常年坚持每周值班4次,舍小家顾大家,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他积极发挥“第二课堂”实效,安排文体活动项目达20余种,广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也在参加省市级、国家级各项比赛中屡获大奖。15年来,余斌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献给了求知若渴的学子们,就像一支红烛,照亮了学生却燃烧了自己,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彰显了一名教师的情怀和大爱。

余斌同志走了,他告别了钟爱的事业、留恋的校园,告别了并肩奋斗的同事和挚爱的亲人,但他用最壮丽的行动展现了一名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生命短暂,精神永存!余斌同志在关键时刻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叫响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原载《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