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学习
政治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治理论学习 >> 正文

平顶山市电视台“心桥”栏目专访我院自强不息大学生刘巍

发布时间:2010-12-25     责任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王怀玲 魏宏伟)12月22日,平顶山电视台“心桥”栏目在市广电大厦演播厅专访了我院自强不息的贫困大学生刘巍。平职学院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共百余人参加了访谈。

让我们也来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认识一下这位自强不下的贫困大学生吧。

严父遭病如山倒幸福童年随烟散

刘巍是我院机械工程系2009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名大学生,他来自开封市兰考县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山村,当刘巍年仅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患病偏瘫,为给父亲治病,家里债台高筑,病魔使刘巍的父亲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拄个拐杖一瘸一拐艰难地维持自理,在生活的重压下刘巍的母亲撇下2岁多的刘巍和刘巍5岁的姐姐离家出走,这个贫困的家因此更是雪上加霜,风雨飘摇。

风雨飘摇家破碎慈婶捧出慈母情

是刘巍的叔叔婶婶给了小姐弟俩严父慈母般的爱,叔叔婶婶一方面供给自己的一双儿女读书,一方面供给刘巍上学。苦难的生活使年少的刘巍早早地懂事。在艰难的求学岁月里,刘巍总是周末匆匆赶回家里照料父亲、跟叔叔婶婶一起下地劳动,看到姐姐和叔叔婶婶照料父亲的辛苦,看着年届古稀的父亲在病痛折磨下饱经沧桑的面容和花白的鬓发,刘巍萌生了辍学打工减轻家人负担、孝敬父亲的念头。是善良的叔叔婶婶几番劝解、几番批评,并拿出省吃俭用的钱资助刘巍,刘巍得以继续自己的高中学业,寒窗岁月里,刘巍不止一次地在心里发誓: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叔叔婶婶的厚望,将来学成报答亲人的大爱!

苦辣酸甜求学路慈婶大爱资助情

2009年8月,高考成绩揭晓。河南省高招理科大专一批分数线是407分,刘巍考出了444分、高出河南省专业一批线37分的优异成绩。想到艰难的家境,离不开人照料的父亲,以及靠种地为生、家境并不富裕的叔叔婶婶一家,以及读大学所需要的巨额的学费,刘巍再次想到了辍学。关键时刻,善良的叔叔婶婶说话了:“孩子,全家人吃苦受累,不就盼着你读大学吗?你是咱刘家祖祖辈辈第一个大学生啊!家里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大学的!”一番话惹得刘巍和姐姐泪流满面。

金榜题名悲欢事欲带病父读大学

报志愿的时候,刘巍想起了高三班主任曾经讲过的一个贫困大学生“带着母亲上大学”的事迹,于是在报志愿时,刘巍在学校微机房里上网搜索,搜索到了“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贫困大学生范长春带着母亲上大学”的事迹,相似的家境,一样的苦难,使刘巍眼含泪读完了范长春的事迹,然后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他在心里决定自己也要带着爸爸上大学,打工挣钱租房子照顾爸爸,尽一尽做儿子的义务,减轻叔叔婶婶的负担。当刘巍把带着父亲读大学的想法跟婶婶说了之后,遭到了叔叔一家的极力反对。

四处打工不停歇欲凭弱肩承风雨

2009年8月底,刘巍带着叔叔婶婶东拼西凑借来的学费来到平职学院报到了。新学期军训结束后不久,就在很多同学忙于奔走于校园各个大学生社团之间,跃跃欲试准备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展示才干、锻炼能力的时候,刘巍却在校门外的小饭店开始了课余打工生活。细心的辅导员了解到了刘巍的家庭情况后,立即给刘巍申报了特困生勤工助学岗位,不久,学院又给刘巍发放了贫困生一等助学金。

在此后大一的学习生活中,刘巍利用周末以及课余先后在校门外的小饭店打过工,在学院附近的木材公司搬运过木头,在汽车美容装饰行洗过车,在台球室做过主管。由于在饭店打工太占用时间,影响学习,不久刘巍辞去了饭店工作。冬天在汽车美容装饰行洗车的时候,冰冷的水珠刺在脸上、手上,钻心地疼,衣服湿了几天不会干,有时不得不穿上湿衣服自己暖干;搬运木头的时候,早上戴上老板发的新手套,不到下午手套就彻底磨成碎片,一天下来手上磨出血泡,人累得浑身散了架,跟刘巍一同去打工的同学坚持不了纷纷离去,可是为了能够减轻叔叔婶婶家的负担,每个周末的打工刘巍都坚持下来了。

为了节省路费,他花费60元勤工助学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便于周末骑着自行车到市内打工。国庆节、元旦节和五一节对大学生来说是开心的日子,很多同学都回家或者找同学去了了,刘巍思念叔叔婶婶,牵挂父亲,可他不能回去,回家往返一趟,要花去100多元路费,这100多元相当于他10来天的生活费,婶婶连腰疼病都舍不得买药,他舍不得花费这100多元路费。于是他就到市内打工,给商家散发广告宣传单,一天下来还能挣得一些生活费。

师生爱同学情 点点暖化沉默人

日子如溪水淙淙地流淌,缤纷多姿的大学生活在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们的精心营造下,总是丰富多彩。周末的日子,同学们有的到阅览室看书,有的上网,有的到操场活动,有的结伴郊游、逛街。然而刘巍从来没有奢侈地享受过这些,他总是一边面打工一边学习功课。

当辅导员从班干部那里有重点地询问班里几位特困生的生活情况时,班干部们都说:“刘巍对班里组织的集体活动能够积极参与,但就是不爱说话,他对同学们很真诚,很实在,从不与同学闹别扭,更不与同学争高下,需要相助的时候,他表现得很实在很厚道,比如打扫卫生,他总是积极主动,从不偷懒,吃苦又能干,不怕吃亏,乐于助人,但就是很少与同学们交流和沟通,总是沉默少语心事重重。他很少与同学一道吃饭。”

于是辅导员就主动找到刘巍谈话,未曾开口,刘巍声音已有点哽咽,可以看得出,刘巍心里压抑着很多心事,他强忍着不让自己的情绪被感染出来。他说:“老师,在我看来,生活上的艰难已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自己怎样顺利地把大学读完。我把想说的话给您写出来吧。”辅导员答应了。两天后,刘巍交给辅导员几页纸。

“在操场边,我曾怀着崇拜的心情见到了范长春,我只是远远地向他注目,就是他带着母亲上大学的事迹,使我报考了平职学院,我很崇拜他,敬重他,他是个孝子,我想,我也一直都有一份孝心,可我无机会、无能力报答亲人,也许只能在将来实现吧。我现在打工,就是为了减轻叔叔婶婶负担,能省出钱给父亲治病。我的叔叔婶婶像严父慈母一样爱我,没有叔叔婶婶,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在我5岁那年的夏季,我因重感冒而转化为肺炎,病危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是婶婶每天冒着三四十度的高温,抱着我一趟一趟地到村卫生所输液,家里没钱,婶婶借了好几家钱,才把我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后来婶婶靠卖鸡蛋、卖菜才还上了药费。没有婶婶,就没有我生命的延续。如今婶婶一天天地老了,无力供养我了,而我也长大了,却没能力报答婶婶。”

这就是一个19岁大学生沉重的心事!

原来在同一片蓝天下,在同一所美丽的大学校园,还有这么一些历尽磨难的苦孩子,他们在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同时,还在承受着心灵的挣扎,还在自强不息地同命运抗争着,不息地奋斗着,用自己年少的弱肩过早地承担着生活的风雨!

经过一番心与心的交流后,辅导员终于理解了这位19岁大学生内心的苦楚,辅导员告诉刘巍:一年中有温暖也有风寒,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困难。贫困的家境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自卑的理由,在我们身边,相似的贫困生还有很多,你虽然不能改变目前的家境,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年少时的艰难磨砺将是你人生受享不尽的精神财富,要坚强,挺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希望你变得乐观些、开朗些,能与同学们融入一体、打成一片,那样你会获得许多快乐。

成长岁月多磨难艰难苦恨玉汝成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刘巍渐渐变得乐观开朗起来,除了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之外,还积极主动与同学们交流沟通,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火热的集体生活使刘巍渐渐地融入到了大学校园这个大集体中。本学期,我们看到,这个高高瘦瘦的刘巍,仍然忙碌于学习功课和校外打工的生活中,同时也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参与班集体活动,性格变得乐观开朗起来了。

在大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刘巍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9名,并被评为优秀学生;大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刘巍的成绩一举跃迁到全班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年级140名同学中名列第14!在2010年底机械工程系团总支申报河南生大学生自强之星的时候,刘巍以绝对优势被机械工程系团总支推选上了河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人。

成长的岁月里,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生活磨难!也许在千千万万同龄的大学生衣食无忧幸福地在大学生活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还有刘巍这样的孩子,用年少的弱肩去挥汗出力,流血流泪,为了读书、为了生活而历尽艰辛!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这是刘巍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在刘巍所在的2009级汽车专业迎新年联欢晚会上,刘巍用这支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男儿有泪不轻弹。在艰难生活的磨砺中,年仅20岁的刘巍变得坚强了。求学路艰,落泪是金。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相信刘巍同学在承受了生活的艰难困苦后,会以更加坚实的脚步去走自己的大学路和以后的人生路的!同时,刘巍的亲身经历必将激励千千万万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大学生去勇敢地面对苦难,正视现实,以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去走好自己的大学路的!我们也衷心地祝愿刘巍同学能够学有所成,早日成才,报效社会!

附记:平顶山电视台专访刘巍的节目将在12月26日完8:00在该台城市频道首播。在下周的二、四、六中午重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