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其: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011年06月03日 作者:罗伟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4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作为高质量全面实施“05方案”、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着力创新发展平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至2009年底,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比2004年增长了91%,副高以上职称的占38.6%,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71.6%。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明显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持续上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制度平台,理顺管理体制,促进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
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引导高校独立设置直属学校党委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教师队伍稳定和整体素质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目前全省71.4%的高校落实了这一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肯定,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保证。
二、创新专业平台,培育工作特色,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是建设优质课程,充分发挥优质平台的群聚效应。我省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建设工程”,设立省级分课程教学研究基地,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带动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优质课程覆盖了全省50%以上的高校。
二是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把握教学规律的能力。我省坚持每年分课程召开教学观摩会暨学术研讨会,定期征集、评选、出版优秀教案和教学示范片;开发、整合网络资源,形成了以“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线”网站为主体,辅以优质课程网站、名教师骨干教师个人网站、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博客以及形势与政策教学网站的庞大网络群。同时,实施“校际教师队伍建设帮扶计划”,强校扶弱校,大校扶持小校,老校扶持新校,促进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我省定期发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指南,开展教学热点、难点、重点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着力建设全面反映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岭南高校德育文库”,目前已出版了两套丛书。
三、创新学术平台,培养中坚力量,以名教师和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005年以来,我省组织实施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名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学研究和国内外社会实践考察,今年将组织他们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专业性社会实践。同时我们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帮助他们加快专业化进程。我省每年举办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学基本功比赛,2009年还倡导举办了首届广西、海南、广东三省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联赛。
四、创新政策平台,提供有效保障,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一是建立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引导高校落实每生每年20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用于加强教学改革、资源开发、教学实践、学术交流。目前,我省有75%的高校落实了这一工作要求。2009年暑期我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达1336人次,投入经费330万元。
二是完善工作支撑体系,形成多方参与的科学决策机制。加大对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支持力度,调整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工作调研、专题研究、学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实践考察、决策咨询、质量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政府行政力主导与高校学术力量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
三是实施工作绩效评估,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我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行5年一轮评,2011年将完成第一轮评估。评估工作促进了我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