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6]54号), 我院有8门课程名列其中,在河南省所有本专科高校中,排名第3位,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位居第2位。
此次入选的8门课程分别为:栗成杰教授主持的《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王永祥教授主持的《煤矿开采方法》、韩莉教授主持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郑光相教授主持的《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孙慧峰教授主持的《矿用电气设备》、孙培民教授主持的《微机维修技术》、周斐教授主持的《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曹翾教授主持的《煤矿供电》。该8门课程原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教育部要求把原来的精品课程升级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接到任务后,学校积极协调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全程录像、编辑、资料整理、报告撰写等工作,先后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立项,经过前期上线试运行,最终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称号有效期5年。
此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学院近年来重视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体现,将有力促进学院内涵建设步伐,对学院下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快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