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高质量招生就业,11月29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2024年招生就业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毕晓阳出席会议并提出要求,校长李树伟出席并讲话,校领导张立方、刘怀珍、杨立峰出席会议,副科级以上干部、教学单位教研室主任、各县区招生负责人、招生就业处室全体人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刘翱翔主持。


会议现场

为先进个人颁奖

校党委书记毕晓阳出席会议并提要求

校长李树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刘翱翔主持会议
会上,副校长杨立峰代表学校作招生就业工作报告,对学校2024年招生就业情况进行总结,对当前学校招生就业面临形势进行分析,对做好2025年招生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大会对2024年度涌现出的招生就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先进单位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李树伟讲话。他指出,良好的生源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标志。一年来,全校上下同心协力,锐意进取,高度体现了招生教师的责任担当,基本实现了就业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的工作目标,有力保障了学校教育事业平稳发展。他强调,自2019年以来,学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审时度势,全面谋划,提出了“三位一体”办学格局办学战略。“三位一体”事关学校整体平稳发展,事关职工切身利益。整体来看,“招就贯通、培育融通”系统工程建设,还不满足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要求,“三位一体”办学格局始终没有呈现三足鼎立,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就如何推进招生就业工作,他提三点要求。一是要狠抓思想重视程度,深刻领悟招生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学校招生与就业,不只是学生的入与出,更富含着与教育使命密切相关的育人功能。招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就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晴雨表,稳定的生源规模,良好的就业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做好招生就业,责任重大。二是要狠抓一个工程建设,全面推动“招就贯通,培育融通”系统产生新效应。推动招生就业工作,要以“招就贯通、培育融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要后延,推进送教入企,就业工作要前移,与学生实习紧密结合,实习就业无缝衔接,学生管理要全程参与,校内各部门协同配合,做到系统谋划、统筹安排,不断强化招生、就业、学管、教育教学耦合协同作用,共同推动高素质技能人才综合培养。三是要狠抓五个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招生就业工作呈现新局面。大力推动专业调整优化。结合区域产业布局,打造优势专业,强化传统专业,高质量构建“2+2+N”专业群体系,提高专业竞争力和吸引力。高质量完成招生任务。科学应对2025新高考变化,招生部门要未雨绸缪,做好规划。要凝练特色,把学校特色、专业水平用实物、用服务呈现出来,切实把特色打出来,打出彩。不断深化访企拓岗。以“产业学院”为依托,引导学生适应岗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拓就业岗位。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全面筑牢“学校—职能部门—教学院部—辅导员”四级就业责任体系;全面推进“订单班”精准化人才培养。坚决筑牢底线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做到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精心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全面保障招生就业有序进行。
毕晓阳讲话。他代表学校党委对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指出,招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全体教职工都要关心和参与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各个部门都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全校联动、共同推动,以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开创招生就业工作新局面。就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加强领导,强化招生就业工作管理。要切实把招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招生就业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事,大家都应负起责任,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各院部和辅导员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及时准确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地位、工资水平、政策保障和就业空间,摸清情况,落实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奠定基础。要树立“出口畅、进口旺”的招生就业理念,认真加强对招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真正做到抓好招生为就业,促进就业为招生。二要加强调研,合理设置专业和编制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需要,要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同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校办学条件及生源预测等情况,正确处理好热门专业、紧缺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编报招生计划。三要加强宣传,建立长效招生宣传机制。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优秀毕业生在岗位上的成绩和影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县市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的沟通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与生源基地学校的情感沟通和工作交流,构建生源地学生作为生源主体,其他学校学生作为生源必要补充的格局。四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要带着仁爱关注、关心、关怀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真抓实干推进就业工作。要统筹好校内外资源,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动,主动对接优质企业,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要精准摸排,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动态,加强和优化分类就业指导;要重点关注贫困学生和“建档立卡”毕业生,采取“一生一策”、“一对一”帮扶,做到精准指导、有效帮扶,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要教育引导学生转变“一次择业定终身”和盲目攀比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教育学生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就业处及各院部要强化服务意识,想方设法了解学生就业后的情况,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劳动态度、工资待遇、权利保障等情况要进行跟踪服务。
刘翱翔在主持会议时,对落实好会议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供稿/招生处 摄影/杜顺山 陈继业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