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团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勉励广大青年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7月24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在线上举行了2020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启动仪式。结合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校团委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在上级团组织和校党委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就近就便”的原则、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认真落实了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
投身脱贫攻坚战 聚焦乡村助振兴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响应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平职学院学子面对新形式新要求,注重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各学院以“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策划开展“返乡实践故事征集”、“返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征集”、“实践活动伴我成长”、“镜头中的实践”等系列线上活动,结合家乡实际,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基层阵地上,深入到家乡贫困地区,展开实践活动,对家乡的产业、农产品、生态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成立“饮水思源·保护母亲河小分队”,积极发动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保护母亲河和生态环境,倡导和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更美,使家园越来越美好。
组建“送温暖,送爱心·敬老院义工小分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呼吁社会人士关心、爱护老人。
乘风破浪担使命,筑防汛“青春堤坝”
入汛以来,我省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校青年学子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组建“防汛减灾·防汛安全知识宣传小分队”和“关爱留守老人·疏通道路小分队”,通过增强辖区居民的避险自救能力,为做好防汛减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家住商丘市夏邑县李集镇的朱佳庆投身防汛抢险,扛沙袋、堵管涌,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爱家乡、建家乡的新时代青年人的情怀。

爱心支教搭平台,跟进培训有力度。
校团委组织有教师资格证的青年志愿者们主动深入就近乡村学校,了解学校在疫情期间教学环境、教学实施等情况,与当地学校实际结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经过线上培训合格后,推荐16名青年志愿者加入当地学校教师队伍,开展“停课不停学”多元化支教。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他们在原有基础课程上增加了“心理陪伴”、“疫情防护”、“居家游戏”、“家务劳动”等内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青年志愿者们利用专业优势和各自特长,将课程内容交替讲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孩子们的防护能力,纾解孩子们可能出现的烦躁情绪,收效颇丰。

我校青年志愿者在家乡支教
思政实践做支教,助学筑梦有担当。
16名大学生结对24名小学生、3个月的线上线下支教,72学时的课,12个孩子……我校青年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展现的师德、敬业、奉献精神显示了我校实践育人的成果。家长和学校对我校支教学子给予高度的评价,我校陆续收到来自受教地区的感谢信6封。

据了解,还成立了“保护环境小分队”、“浇灌希望·爱心支教小分队”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感悟了新思想,进一步坚定“致知于行”的理想信念,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师生都有着讲不完的感人故事、道不尽的难忘经历,志愿者们在支教过程中助力学生筑造梦想、铸就人格的同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汇聚磅礴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