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久前,一起特大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一审宣判,黄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35万元。那么,怎样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该罪如何量刑?很多人对此有疑问,我们将通过案例为您解析。案例简介:销售注水牛肉
2015年5月,汤某等人为增加宰杀后牛肉的重量,遂安排屠宰工人每天下午向活牛胃部插管进行初步灌水,等到牛胃里的水被吸收,并于次日凌晨将牛宰杀时,再使用水泵通过牛血管向牛体内二次注水。其中,汤某、李某、张某等人为防止注入牛肉中的水分流失,还安排屠宰工人在二次注水时添加生粉用于保持。这些注过水的牛肉,因为价格相对便宜,只要二十几块钱一斤,所以主要卖给散客,同时也有一些火锅店和酒店过来拿货,订单也是络绎不绝。2016年4月25日,南通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了这起销售注水牛肉案,于同日立案侦查。
法院判决: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法院查明,2016年2月12日至2016年4月25日,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汤某、李某等7人生产、销售注水牛肉共计近60吨,销售金额累计人民币270多万元。法院认为,现有证据尚不能证明生产、销售的注水牛肉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但有证据证明黄某在产品中掺假、掺杂,使产品降低了使用性能,且销售数额特别巨大,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至于注水牛肉有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不影响本罪的构成。遂判决黄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黄某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35万元。涉案的汤某、李某等人均已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数目不等的罚金。
律师说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参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的产品冒充合格的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还包括八种特殊伪劣产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生产销售八种特殊伪劣产品包括三种情况:(1)符合某种特殊伪劣产品罪的成立要件,销售额没有达到5万元以上的,构成该种特殊伪劣产品罪;(2)不符合某种特殊伪劣产品罪的成立要件,销售额达到了5万元以上的,构成销售一般伪劣产品罪;(3)既符合某种特殊伪劣产品罪的成立要件,同时销售金额又达到了5万元以上,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一般伪劣产品罪以及某种特殊伪劣产品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本案中,现有证据尚不能证明生产、销售的注水牛肉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但有证据证明黄某在产品中掺假、掺杂,使产品降低了使用性能,且销售数额特别巨大,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
相关法律: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就是关于“销售注水牛肉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相关问题的解答,具体问题欢迎咨询专业刑事律师,为您提供及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