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学院党委的全面领导、统一布局,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学院党建前沿阵地的时代要求,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社区逐步探索形成以党建为引领,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目标的“党建+”思政育人阵地,以一站式集成、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综合管理模式,关爱陪伴学生健康成长,提升育人实效。
加强党建引领,筑牢育人之魂。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党委书记履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动员,要求“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本质特征,有效发挥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功能。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总支,下设培根铸魂党支部和启智润心党支部,通过打破年级、专业、师生界限,坚持“成长全时段,润物细无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红色堡垒”,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以党建为引领,扎实稳固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活动。开展“铸魂增智育新人,正风促干谱新篇”主题教育微党课并筹备建立“党员先锋导航答疑志愿队”。每个月开展为支部成员过“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弘扬雷锋精神,让爱温暖养老院”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草木皆待春,你我共护绿”植树节植树活动,“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祭英烈活动,“中国梦·强国梦”大学生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等。
全面协同,筑牢育人之基。一是多元育人主体扎根“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思政到一线,管理全协同”,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凝聚育人力量。党政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分院负责人、专兼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业指导教师、班导师和心理咨询教师等多支队伍共建社区,凝聚合力探索育人模式,构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打造社区网格里的思政课。其中,招聘6名辅导员为社区专职管理人员,由学生工作部统一管理。二是多元育人主体通过过程性陪伴和伴随性指导,践行“一线规则”,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辅导员在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政策的宣导员、事件应急处理的勤务员、与学生一对一交心谈话的知心人。心理咨询教师在社区开展心理拓展活动。思政课教师在社区备课,以典型案例积极开展社区网格里的思政教学工作,让思政课有温度、接地气。
完善社区建设,筑牢育人之能。一是完善配套设施,使社区成为打通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平台。社区已覆盖全部校区。利用宿舍楼内现有公共空间,建设完成党员学习活动中心、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活动中心、劳动教育园地、学生自习室及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精准对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方位需求。二是开发APP,建成社区“有事不找人,最多跑一次”的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大厅。建设完成线上学工教务系统与易班APP连接,配置线下自助打印机器。开发“城院在线”APP,提供在线点餐和洗衣卡充值等服务。三是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社区建设,提升育人温度。不断加强对自律委员会、自强委员会、国防教育协会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开展安全检查、资助育人、志愿服务和国防教育等工作,搭建学生与社区的桥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依托实践活动,筑牢育人之根。一是开展服务学生活动。为入学新生发放专属定制礼品——“五色”笔记本和“四季”帆布包,举办“一站式”学生社区毕业生跳蚤市集,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绿色清明包青团”活动。疫情防控期间,“一站式”学生社区加强校园网格化管理,在校园防疫阻击战中尽显担当,全面服务师生员工,其中,“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学奇获大连市高校学生公寓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二是结合易班平台建设,以赛促学,数字赋能思政育人。“一站式”学工应用程序在“易班”平台投入使用。学院作品《VR云探校》荣获2023年全国高校易班技术创新大会创意创新评比三等奖。三是开展“文化浸润校园”活动,筑牢思想文化育人阵地。学院20周年院庆时,组织师生共同完成展现学院历史和成就的巨型院庆手绘画卷。毕业季,在校区主干路设计创意彩绘,成为学生展示青春风采的打卡地。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队伍深入学生、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一线规则”提供了良好渠道,逐渐成为党建引领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文化育人样板高地。学院将继续全方位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助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