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给自身的新挑战

作者: 时间:2012-09-17 点击数:

作为一个执政60多年的党,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致力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力于扩大党的工作和组织覆盖面,使之不断适应经济社会;致力于理论探索和构建,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经过不懈地努力,我们现在拥有一支8200万的党员队伍,并且成为各行各业先锋和骨干;近400万个党支部,基本上覆盖到各个层级和领域;构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与这些辉煌成绩相伴随的是,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也给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教育带来了新情况和新挑战。 不断发展的基层组织和壮大的党员队伍,使加强党的建设这一课题站在了实践和理论的最前头。我们党是目前世界上建党时间最长、组织最多、队伍最大的政党,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当仁不让地站在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潮流的最前头。“前不见古人”,当站在实践和理论最前头时,先发优势非常明显,对现实问题的有效回答,就可能成为先进的实践和先进的理论。同样先发陷阱也很明显,因为没有目标或参照者,实践、理论探索的风险越来越大,犯错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新党员、新组织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挑战。改革开放前和初期发展的党员,大都经过了革命战火的考验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环境的磨炼,但是他们的学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党员管理教育方式是适应这一党员队伍的实特征而建立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发展的党员,基本上是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口,他们的文化素质随着全国人民学历水平的提高而大幅提高,但党性锻炼和艰苦环境的磨炼相对欠缺。尤其是80后、90后等新生代党员,拥有新的成长经历和话语体系等,对传统的党员管理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基层组织来看,2011年全年新建党组织6.7万多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4.5万多个,约占70%。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管理的不断完善,两新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会越来越多,给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方式、运行管理方式及党务人员配备方式等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设置上非常严格的层级与运行中相对模糊的层级,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效果。党的组织设置与行政管理层级严格对应、高度一致,基本是中央、省市自治区、市、县、镇、村多级设置。尽管建立了各级党建领导责任制为核心,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但在工作运行中层级并不鲜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效果打了折扣。基层组织运行中权责不明确,有时上级组织甚至“一竿子插到底”,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刀切”现象。基层党组织权责不对称,从农村到城市各个领域,基层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最重,但拥有的资源却最少,越到基层,党务干部待遇条件越差,成长空间越小。基层党组织工作保障不到位,如在基层党务干部岗位、待遇自行解决的传统思路下,一些地方党务工作者岗位没编制、没待遇、没保障,发展没前途,一些优秀人才不愿从事党务工作。

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要不断总结经验,做好理论传承;也是新的起点,要大力探索和实践,努力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现状、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的实际,当前,重点从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基层组织建设运行方式、党员队伍建设方式、基层党务干部配备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权所有  地址:平顶山水库路3号院 邮编:467001 Email:woshixiaob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