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紧抓创建工作契机,实施“三三三”工程,依托多角度、多渠道的教育管理模式打造又红又专的合格党员队伍以及政治功能、政治引领“双突出”的学生党支部,着力构建高质量学生党建工作体系。
抓梯队——“三个加强”锻造党员发展“红色梯队”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培养及发展的梯队建设,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不同群体培养教育需求,以“因材施教、分类培训”为原则,制定出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吸收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学生)工作实施办法》《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教育管理量化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在各年级辅导员的全程关注、全程参与、全程指导下,注重加强团员青年入党启蒙及成长领航、积极分子动态培养及评议考察、党员发展“溯源把关”及“政治体检”,建立涵盖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党员(含预备党员)等不同群体线上线下理论学习、校内校外参观实践、优秀典型示范平台相结合的全程化培养机制,着力建设硬核“红色梯队”,形成“红色雁阵”领飞效应。
强阵地——“三个课堂”打造党员教育“红色熔炉”
学院党委全力打造“信仰课堂”“研学课堂”“指尖课堂”三大学生党员教育课堂,依托春季党员培训教育、红色基地参观研学、“青年说”微党课宣讲、百名发展对象讲述百年党史、“断鸿南飞”党员帮扶计划以及“空巢老人”智能手机培训班等学院“标志性”品牌活动来提升党员素养、淬炼坚强党性,党员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学生党支部将情景式、互动式党课课堂“延伸”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第一阶段,87场专题党课由学生党支部支部委员在各个党支部内开讲,100余名发展对象走上讲台、站上云端,将一个个党史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有内涵、接地气、立意深、效果佳”的教育目的。学院学生党总支微信公众号“东信先锋号”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广泛性、便捷性的优势,瞄准党员教育红色方向标,设置“支部风采”“东信先锋”“理论视角”等专题栏目,使党员通过“指尖阅读”随时看、随时听、随时学,筑牢思想引领的大阵地。
筑堡垒——“三个落实”激活学生支部“红色引擎”
学院党委全面推动学生党支部在教育管理党员、服务师生、团结凝聚青年学生方面有力有序,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质量的实施办法》《信息学院新时代党建工作样板学生党支部培育创建工作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通过落实立项答辩、述职测评给支部工作注入“红色动力”;通过落实支委培训、研讨交流汲取支部工作“红色养分”;通过落实党日观摩、样板创建,把准支部工作“红色坐标”,进而为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供“支撑力”。支部委员从横向研讨、纵向交流中寻找和获取“党日怎样开展”“党课怎样讲授”“党员怎样参与”等问题的“答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工作本领,激发支部“红色引擎”动能,以“领头雁”“排头兵”的姿态一步步将党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学院广大党员在新的征程中奋楫笃行,踵事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