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研修归来话收获(一)

作者: 时间:2023-08-04 点击数:

弘扬伟大延安精神,自觉担负铸魂育人使命。7月24日-29日,学校2023年暑期思政课教师研修班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顺利举办,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辅导员代表等36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参加此次研修。研修期间,研修学员通过专题报告、现场教学、沉浸式学习、激情教学以及校园文化体验等形式,思想受到触动、灵魂得到洗礼,深切感悟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汲取了强大的奋进力量,为推动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汇聚了强大合力。为了更好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推动学校思政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出“延安研修归来话收获”系列篇,刊登研修学员心得体会。

研修班学员、学校党委统战部部长胡瑞娟: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纯情陕北,火红延安。学生时代、教科书里、影视剧中,多少次听到看到延安这个名词。多年来,也从书本、影视、报刊等途径了解到了延安的历史和风范。7月23日,经过近9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宝塔山下的延安。

研修期间,我有幸聆听了张社争博士的那堂课《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详细讲述了党从延安时期在对敌斗争、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等方面,使我进一步深刻理解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当前,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刻理解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和根本方针,在新征程上坚持好运用好统一战线强大法宝。在延安的日子里,我参观了革命纪念馆、凤凰山、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宝塔山、南泥湾等革命旧址,亲眼见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办公地,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在梁家河,我们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插队劳动的系列事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当年扎根农村的奋斗历程和为民情怀。现场教学《白求恩》,延安大学的冯建玫教授通过张弛有度的语速、饱含深情的讲解,叙述了白求恩在延安那段光辉历史。热烈悲壮的《红秀延安》演出,史诗般恢宏的场景,超出了我对传统舞台模式演出的观感和体验,声光电现代科技的运用结合加上剧情跌宕起伏、演员的精湛演绎,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视听冲击。

此次研修,通过课堂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体验和参观实践,对我来说,既是一次精神的朝圣,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延安精神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也为我今后的工作履职、克难攻坚提供了重要法宝,我也将以共产党员“闯”的精神和“干”的劲头,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破浪前行。

研修班学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付正大: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据统计,延安市境内现有革命遗址351处,珍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市区130处168个点,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共13处,蕴含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开展延安精神学习研究的文化资源。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走进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研修期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王家坪、枣园、凤凰山、杨家岭、宝塔山等革命旧址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和延安大学校史馆,现场聆听了《坚持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律》《纪念白求恩》《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等课程。听着讲解员抚今追昔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不禁使人感慨万分。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延安和延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要永远铭记。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抵达延安时,在延安地区有所作为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不卑不亢的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它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居重要位置,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革命精神以及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先进精神的结晶。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以延安精神为指导,引导学生抵制各种错误和有害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价值观。

通过研学革命圣地的活动,很好的学习、回顾党的历史,我的心头沉甸甸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革命战争年代那些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流血牺牲的场面,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不能愧对那些革命先烈,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奋发图强,努力工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修班学员、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张治峰:

滔滔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延安是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也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7月23日,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进行学习,我有幸作为辅导员参加了此次研修。

在延安期间,我们通过专题报告、现场教学、沉浸式学习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思想受到触动,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受到了深刻教育,从中汲取了强大的奋进力量。研修中,我们首先在延安大学学习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讲座,我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我党之所以在延安时期能够取得这么多伟大的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我党正是在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并用毛泽东思想统一全党思想认知、政治路线等,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之后,才真正有了坚强稳固的领导核心,才能带领中国革命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并取得最终胜利,建立新中国。

研修期间,我们还实地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宝塔山等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延安大学校史馆,现场聆听了《坚持自我革命 跳出历史周期律》《纪念白求恩》《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等课程,通过在这些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和现场教学,通过那些珍贵的老照片、质朴甚至破旧的文物以及那些照片、文物背后那些感人的事迹,深切的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加深刻认识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我国当前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我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决心。通过对延安革命旧址的参观,对延安精神的学习,我对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的奋斗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我党在延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革命事业由失败走向辉煌胜利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就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有了我党带领全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延安之行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去到了梁家河村,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地方,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脚步参观走访,并在梁家河村现场聆听学习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的现场课,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经历,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初心、使命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梁家河这样的最基层工作期间,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工作、生活、奋斗。汲取信仰力量,增强精神自信,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异常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创造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就是当年无数有志青年向往延安圣地、追求理想信念的心灵呼唤和精神写照。

为期一周的研修活动,滋养了初心,淬炼了灵魂。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一定会继承发扬伟大延安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权所有  地址:平顶山水库路3号院 邮编:467001 Email:woshixiaob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