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观看法庭庭审,太震撼了!当罪犯葛某读悔过书时,我不禁感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真实法庭审判,让我们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远离犯罪。”13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张露在法庭休庭时对记者说。2月27日,平顶山卫东区人民法院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号楼701报告厅开展了一场庭审观摩活动,公开审理被告人葛某、罗某非法拘禁一案,我院420余名师生零距离感受案件审理过程。本次庭审观摩活动为我院师生上了一节真实、生动的法律课。卫东区法院政治部范战捷主任、刑事庭周刚庭长,学生处匡予生处长、保卫处王天胜副处长、思政部全体教师及13级机电一体化、矿井通风、矿井建设、建筑工程、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下午3点,在书记员宣读了法庭纪律后,辩护律师、公诉人、审判长、审判员依次入庭。随着审判长宣布将被告人葛某、罗某到庭,案件正式开庭审理。在审判长的主持下,经过核实被告人身份、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宣布休庭。经过审理查明,二被告人葛某、罗某等人均是传销组织的参与者,并在其组织内分别任“大主任”、“小主任”等职务,他们在“赶集网”上以招聘挖掘机司机为名,强迫应聘人员参与传销组织,并交纳6000元产品费,不交者就严加看管甚至殴打,限制人身自由。
重新开庭后,审判长宣布合议庭最后评议结果,被告人葛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六个月;罗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三个月。
“我感到非常后悔,眼泪止不住往下流,不知道说什么好,挣大钱只是梦。传销害人害己。请求公安机关早日打击传销不要让它再害人了;我一定好好改造,希望能够早日重返社会;我向被害人及其家属致以深深的歉意,希望给我早日重返社会的机会,希望同学们踏实做人,不要被金钱所迷惑”。当被告人葛某做最后陈述时,整个庭审现场寂静无声,全体师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陷入深深的思考!
整个审判过程严肃而又神圣,非法传销到底有什么危害?参与非法传销到底会受什么法律制裁?在传销组织中,他们是怎样进行分工?他们既然是受害者,为什么还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害他人呢?究竟能否对他们进行宽大处理呢?这些问题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师生直至审判结束。
卫东区法院政治部主任范战捷告诫大家,“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懂得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接受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法律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选择这个案例,在学校进行公开庭审,就是想告诉大家,要学会保护自己,远离传销,不参与犯罪,更不报侥幸心理发财……”
思政部主任岳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真实法庭进校园,对在校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法庭进校园,将书本知识与审判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法律的兴趣,通过本次的庭审观摩活动,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
审判结束后法官们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就传销危害、怎样避免误入传销组织、以及误入传销组织后怎样自救等问题踊跃发言,审判庭庭长张峰一一认真地进行了解答。本次活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处处长匡予生与卫东区法院刑事庭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与刑事庭庭长亲临活动会场指导工作,充分做好了提审犯人、开庭审判、现场互动等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卫东区人民法院刑事庭积极开展“新春第一课”教育活动,在请示上级领导后,精选了与大学生实际有关的案例。合作双方能够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一个细节问题,确保了活动的圆满成功。“没有什么法律课比这更真实了,这种形式的‘课堂’希望以后多一些,更希望我们能与法官们零距离地学习交流法律知识。”13级矿井建设专业任雅鑫说。
思政部成立以来连续开展了五届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收到了各方好评。但此次把法庭请进校园,由模拟到真实,教育意义更强、效果更明显!此次活动是思政部实践教学的又一次创新。思政部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活动形式的实际教学效果,表示要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更好、更多有效的教学形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悉,思政部将加强与卫东区法院更加深层次的合作:聘请法官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对我院大学生模拟法庭进行指导,带领学生到法院听审;组织教师到法院实践调研,搜集鲜活案例,强化教学效果,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并完善“课堂+活动+法庭+基地+网络”五环相衔接、相连环、相叠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卫岩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