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破云争春晖,劳动育人正当时。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方针政策,强化劳动育人实效,2月24日中午,文化教育部在综合馆举行以“劳动淬炼品格·技能成就人生”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启动仪式。文化教育部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团队及300余名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仪式上,劳动教育教师代表介绍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与“劳动之星”评选机制,点燃师生热情。随后,师生代表共同宣誓,“以匠心践劳动精神,以双手创成长价值”的誓言铿锵回荡全场。最后,文化教育部负责人宣布2025年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正式启动。

仪式后,300余名师生分区域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打扫活动,覆盖教学楼、操场、实训楼、宿舍区等10余个重点区域。劳动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协作,从擦拭玻璃到修剪绿植,从垃圾分类到设备维护,在实践中感悟“一勤天下无难事”的朴素哲理,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专业特色劳动也在各院系如火如荼地开展。

汽车工程学院学生在校园充电桩区域设立科普服务站,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知识转化为劳动实践。学生们自制图文手册或者宣传展板,为师生系统讲解充电操作规范与电池保养要点,耐心解答各类疑问,主动为往来师生提供技术支持。

在护理学院“爱眼驿站”内,眼视光专业学生手持验光仪器专注操作,为往来师生提供视力筛查与眼镜校准服务。面对不同脸型的镜架调整需求,他们俯身观察镜腿弧度,指尖感知毫米级力度变化,将《眼镜定配技术》课程知识化为精准服务。

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走进学校汉服社,以“传统服装修缮”为主题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缝纫、织补技术修复老旧汉服,并创新设计“新中式”改良款式。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与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
据悉,本年度劳动教育将贯穿全年,建立“过程性评价+成果展示”双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学期末举办劳动成果展示,引导广大学生通过校园集体劳动锤炼奉献精神,依托专业实践劳动锻造工匠精神,在服务性劳动中厚植担当精神。
(供稿/文化教育部 摄影/高蕾 撰稿/朱莉琴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