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校长李树伟在图书馆报告厅为机电工程学院师生讲授专题思政课,他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中国世纪”的历史洪流中锚定青春坐标》为题,寄语师生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鲁佳主持,300余名师生参加。

专题思政课现场

校长李树伟为机电工程学院师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李树伟指出,中国经济一路追赶,跃居世界第二,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航天科技、深海探索、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重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道路的蓬勃生机。中国在制造业、科技、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已实现全面领先,电动汽车、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愈发凸显,“中国世纪”的轮廓愈发清晰。
李树伟强调,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擘画,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征程。当“中国世纪”的曙光与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面对“小院高墙”,中国积极作为、主动求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脱钩断链”,中国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生动诠释了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的道理。
李树伟讲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和时代变革的先锋队,肩负着技能报国的神圣使命。青年学生唯有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姿态,以“工匠精神”锤炼过硬本领,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技能成才”实现“技能报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课堂上,李树伟通过讲述台湾海峡悬浮跨海通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光伏矩阵、空间量子通讯网、氢能枢纽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鼓励青年学生要筑牢思想根基,厚植家国情怀。要深耕专业技能,夯实成才基础。要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养。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思政课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课堂上的思想激荡延伸为持续性的价值求索,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摄影/杜顺山 撰稿/乔鑫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