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构建“校级夯基、省级拔尖、国家级突破”的技能大赛三级培育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遴选优秀选手对接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日,我校开展为期2个月的2025年度校级技能大赛活动。
(一)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
5月6日下午,一场没有硝烟的“网络战争”在自动化学院网络安全实训室打响。作为省级、国家级网络安全赛事的校级选拔赛,本次比赛吸引了13支战队、39名网络安全卫士同台竞技。

比赛采用实战性极强的CTF解题模式,设置Web渗透、逆向分析等六大攻防场景。选手们指尖飞舞,代码行间暗藏玄机,一场场精彩的攻防对决在虚拟战场上演。来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1号战队队长表示,“每道赛题都像一把钥匙,解开的不只是技术难题,更是通往网络安全殿堂的大门。”
经过2个小时鏖战,最终3支战队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脱颖而出。获奖队伍将代表学校征战省级网络安全赛事,继续展示我校选手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二)资源开发学院承办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大赛
5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大赛在资源开发学院火热进行。来自工程造价专业的30名学子在BIM技术的加持下,完成从工程量计算到清单编制的全流程比拼。

比赛现场,选手们熟练操作广联达等专业软件,将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模型,精准计算每一根钢筋、每一方混凝土的用量。2023级工程造价1班的参赛选手表示,“这不仅是软件操作比赛,更是对我们空间思维和专业素养的综合考验。”大赛裁判员任聚阳讲到,“数字化计量已取代传统手工算量成为行业新标准。本次比赛80%的评分点聚焦数字化应用能力,充分体现我们‘专业跟着产业走’的教学理念。”
此次大赛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未来,学生们将运用所学知识,在建筑工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承办人工智能群赛
5月13日,人工智能专业群技能大赛在图书馆6楼开幕。大数据技术应用开发、软件测试、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网络系统管理四大赛项同步开赛,来自人工智能专业群6个专业120余名学子在键盘上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熟练技艺。

软件测试赛区,选手们正对指定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大数据赛区,参赛团队忙着处理千万级数据集;网络管理赛区,故障排查的警报不断闪现。赛事总负责人介绍,“本次选拔赛严格模拟省级、国家级大赛流程,评分标准直接对标行业前沿技能要求,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大赛节奏、精准检验自身技能水平,助力学生实现“学中赛、赛中练、练中证”的全方位成长路径,让学生在竞赛中明确职业方向,在实践中提升职业技能。”
经过2小时激烈角逐,一批技术精湛、心理素质过硬的选手脱颖而出。通过大赛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技术能力,还有效提升了在面对复杂任务和时间压力时的抗压能力,以及彼此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即将到来的省赛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文化教育部承办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5月13日下午,一场以“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为主题的经典诵读大赛在校竞赛馆三楼党员活动室举行。经过层层选拔,25名2024级学子同台竞技,用声音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比赛现场,《将进酒》的豪迈与《满江红》的激昂交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深情与《以梦为马》的憧憬共鸣。选手们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呈现,将文字转化为动人的视听盛宴,不仅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更传递出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本次比赛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这场文化盛会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经典的魅力,更激发了传承文化基因的责任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艺术学院承办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技能大赛
5月16日下午,由艺术学院承办的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技能大赛在服装实训工厂开赛。来自2023级、2024级的40余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激烈的角逐。

比赛分为三个环节,涵盖服装款式设计、制版、工艺制作等内容。在设计环节,选手们以“未来城市”为主题,运用数字化设计工具,创作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制版环节考验选手们将创意转化为实物的能力;工艺制作环节则展示了选手们精湛的缝纫技艺。选手们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
赛后,指导教师评委代表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点评。他表示,参赛选手们展现出了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设计作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尚元素。同时,他也指出了部分选手在设计细节处理、工艺精准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此次大赛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将代表我校参加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期待他们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风采,为学校争光。
(供稿/实习实训中心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