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教学院部开展“大听课大比武大提升”活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推门听课、竞赛比武、观摩学习等主题活动,整顿课堂教学秩序、优化课堂教学生态、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重构课堂教学评价、培育课堂教学成果,从而实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育人效果的目标。自11月13日活动启动以来,各教学院部积极行动,扎实推进。
(一)加强督导指导,促进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11月16日至17日,副校长张立方带队先后到汽车工程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教育部等四个教学院部进行指导座谈。教务处、实习实训中心及相关院部负责人、教学工作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

副校长张立方在护理学院指导活动开展

副校长张立方在文化教育部指导活动开展

副校长张立方在汽车工程学院指导活动开展

副校长张立方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活动开展
座谈会上,张立方对各院部在本次活动中提前策划、快速部署和扎实推进的做法表示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各院部要继续把握好“4331”的总体工作思路,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要坚持集体听课,集体听课更有助于强化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课堂掌控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三是各院部要立足“一院一特色”,创新形式,校企共同开展集体备课,形成各院部特色鲜明的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持续提升。
(二)深入课堂,开展“推门听课”,全面检查课堂教学秩序

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教师进行听课

资源开发学院对实训课程进行听课
活动开展以来,教学值班人员与各院部听课组深入教室和实训室听课,仅活动第一周就集体听课65次,对任课教师的教案规范性、教学日志填写及授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照“九个有没有”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保教师按照“十要求 十不准”进行授课,杜绝“照本宣科”,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名师引领,进行“集体备课”,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与达内教育开展集体备课

护理学院与医院兼职教师共同开展集体备课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各院部围绕“课程思政开发能力、教学标准贯彻能力、企业元素结合能力、岗课赛证融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资源利用能力”制定了院部集体备课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了“三定、四备、五统一”的集体备课模式;汽车工程学院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与达内教育、护理学院与医院兼职教师校企共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文化教育部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与各专业独特的教学活动与思政元素,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各教研室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师生实际情况,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围绕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实训项目等方面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供稿/教务处 摄影/胡莹莹 撰稿/张麦玲 编审/马金 责编/宋婷婷 审核/李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