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经济发展需求,校企合作,示范建设百舸争流;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工学结合,高职改革千帆竞渡。”2009年11月26日至27日,以“印象高职”为主题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 在北京隆重召开。在会议闭幕式上,正式宣布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首批28所立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国家验收。

我院与会代表开幕式上合影

仵自连院长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领导在前排就座
我院由仵自连院长率队,选派1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所有项目。同时在学院示范建设专题网站开辟专栏,集中展示了我院三年示范建设成果。在会议闭幕式上,仵院长作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的领导之一,为对会议提供支持和做出贡献的单位颁奖。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为我院颁发特别贡献奖。

教育部领导及示范高职建设协作委员会领导出席颁奖仪式

仵院长率队步入会场

陶昆副院长受奖与教育部领导合影
本次会议从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会议得到了教育部、财政部、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导。来自全国高教战线的200余所高校代表(其中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40余家企业代表,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等60余家相关国家部委、行业部门、地方行政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特邀嘉宾代表等共计1500余人参加会议。同时,借助企业提供的技术平台,会议通过公共网络向社会进行视频转播及信息传播,供全社会观摩、交流、远程参与。

仵院长、陶院长参观成果展并合影

我院部分与会代表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周年成果展示会,以推动示范建设,加快高职改革发展,今年是第三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新机制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10周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会议以“紧跟经济发展需求,校企合作,示范建设百舸争流;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工学结合,高职改革千帆竞渡”为主题,集中展示示范建设3年来高职院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点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整体突破和成果,意在以示范为引领,带动全国1200余所高职院校协同、持续、和谐发展,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求和适应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
会议取名“印象高职”,通过模拟示范高职校园中一天的教学活动,借助企业搭建的无线网络环境,试图以“会议课堂”的形式向社会展现高等职业教育全新的教育形态;参会者则通过亲临其境的参与和体验,了解示范高职院校深入到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及利用层面的突破和成果。在参与中,大家相互交流研讨,重在感悟和领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想、方法。会议创新性地针对院校管理者、教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等不同参会对象设计了不同模块的内容,供大家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具体如“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专题”、“全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果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国际视野” 、“职业教育的‘新闻眼’”、“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讲座和“高职评估培训”六大模块。

高职高专协作委员会主席李进代表教育部、财政部宣布
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验收
校企合作依然是本次会议的特色,与以往不同的是,企业由前台转向幕后提供软硬件支持和技术支撑,例如会场全部区域由无线网络覆盖,以方便代表随时进行资源下载。校企合作仿佛已成为一种习惯,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初步显现。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强调面向就业要求,面向社会需求,而且还是高成本的教育过程。会议作为高职院校运行形态的一种虚拟再现,若要高质量地实施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目标,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有效解决与需求对接和高成本投入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出色组织与运行也证实、实践了这一不变的真谛。
借助“印象”的概念,会议完整、清晰地呈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形态和运行、改革与发展的状态,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探索了一条改革之路。会议内容丰富生动,参会者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一幅“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壮丽画面俨然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裴朝阳 徐冠军 陈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