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情满平职春来早,不辍耕耘续远航。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实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坚持二届三次教代会提出的做好全年工作“六个注重”,贯彻落实仵自连院长在2009年2月份全院干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巩固、创新、提升”的要求,确保“七千三、巩固年、迎验收、充内涵、保就业、促发展”发展任务的完成,是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开学伊始,各战线、各单位、各部门紧紧围绕学院党政中心工作,开阔视野、高标站位、科学谋划,为奋进的平职蓄满成长与跨越的力量。在此,我们对各单位、各部门如何做好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采访,辑录一组稿件,是为进取的号角,汇聚的智慧、同心同志乘势而上的鼓舞和鞭策。
教务处:擎创新大旗、筑发展之基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全院教学管理中枢的教务处,如何发挥教学指挥调度中心的职能作用,事关教师团队建设质量的提升、教学改革成果的巩固和示范院校建设目标的实现”,教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郭金明在谈到新年工作时,信心满怀地说:“我们将按照抓改革、保质量、促发展工作思路,把迎接示范院校验收、全面推动课程改革作为教务处年度工作的重点;把提素质、强内涵、抓管理、做示范作为我们做好全年工作的根本要求”
郭处长介绍说,2009年教学改革和示范院校项目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为此,年前年后处领导班子多次进行研究,并深入教学系部进行调研,最后确定了示范院校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管理等13大项主要工作任务,涉及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精品课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谈到如何落实全年工作任务时,郭处长说,教务处对全体人员都进行了严格的工作定位,对13大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工,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示范院校验收工作是全院师生瞩目的焦点。为此,教务处将根据学院示范建设办公室的要求,按照两部委下发的示范院校验收工作方案,科学设计并组织好验收的每一个环节,细化验收的每一项任务,全方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单位成立迎接验收工作小组,落实验收的各项任务,使验收任务层层落实,各建设单位要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层层签订验收工作目标责任书。在验收前各建设单位对照任务书各监测点认真检查核实一遍,确保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在内涵建设上下工夫,进一步加强软件和材料建设,在资料建设上进一步规范,整理与建设方案、任务书要求相关的一切建设材料,将所有材料按项目分类整理,并印刷成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成果系列材料。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工作的核心。对此,一是紧紧跟着企业转,时刻围着市场变,调整符合市场需求发展需要的新专业或专业方向2-3个。二是继续深化重点专业各项改革,巩固专业建设改革成果,总结专业建设经验,把重点专业做大做强,为全国煤炭行业高校提供专业建设的范例。三是要求全院所有大专专业都要做出专业教学标准。四是做好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建设机械CAD、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矿山工程测量技术等17门院级精品课程。五是进一步加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9年计划把煤矿机械液压传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10门课程列入省级(含教指委)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六是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根据上报的省级(含教指委)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材料,确保精品课程建设高质量,争取建成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实验实训条件及内涵建设是做好全年工作的关键。对此,教务处将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新建工业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文秘专业三个实验实训室,同时,积极建设财会电算化等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充实完善已建的实验实训室设备。进一步抓好实训车间职业氛围营造的完善工作,营造具有真实工作场景或模拟仿真效果的实验实训室,按照工作任务或实习实训项目调整部分实训室设备、工位的布局,具备学生分组和单独进行实际操作的条件,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示范院校已建实验实训室的作用,合理调配实验实训上课时间,使实验实训室利用率达80%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为此,教务处将规划建设院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争创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争取申报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继续抓住引进、培养与提高三个环节,按照“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在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未来的人”的人才工作要求,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14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各32人、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兼职教师248人以上。同时,制定专业首席教授遴选及管理办法,在各专业教师中遴选专业首席教授,通过遴选专业首席教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高职称教师积极从事专业建设和提升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和责任意识教育,各系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和责任意识教育计划,定期组织学习与培训。在青年教师中树立爱校如家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奉献意识教育等,树立青年教师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心。对此,教务处从2009年开始,将全面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等行业专业继续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2+1”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实行“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上重点专业所覆盖的专业群也要全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9级新生实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2009年上半年起,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每学年每名教师至少改革1门课程,计划在2-3年时间内全院各类课程,按照高职教育模式全部实施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大、改革效果显著的教师,通过评审实行课时补贴,
教学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改革激励机制是保障。对此,发挥教学督导队伍的作用,丰富“四评、两查、一考核”督导工作的内涵,实施师德考核、教师工作量考核、教学质量考核、教科研考核、各类教学竞赛考核“五位一体”的综合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优秀者进行表彰。进一步修订系部百分考核办法,简化考核程序,规范系部考核工作,系部考核与学院考核有机结合,系部考核优秀者实行教学战线奖励。(裴朝阳 黄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