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7月8日起,学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教师培训,围绕“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三教改革能力”主题,聚焦“双高工程”建设,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汇聚学校高质量转型强大合力,助力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目标实现。
(一)集中收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鲁昕会长专题报告
为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策略,分享当前职业教育变革的特征和趋势。7月9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集中学习,认真观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专题报告视频。

鲁昕会长以“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落地职业教育新版专业” 为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一是全面展示了“十四五”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规划目标,她围绕规划目标,重点从科技篇、产业篇和数字篇三方面分析论述,明确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展任务。二是通过数字化应用场景对接工业互联网新专业举例,为职业教育专业调整和数字化改造提供了模板。鲁昕强调,今年落地实施的职业教育新版专业目录,瞄准的正是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目标是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各省市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提供服务。
鲁昕会长的报告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聆听鲁会长报告后对专业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将围绕产业升级,突出专业升级,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为实现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目标贡献力量。
(二)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集中观看专家学术报告会
7月10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专家学术报告会,集中观看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工艺技术专家吴汉明教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学教材室主任刘义国的专题报告视频。
报告中,吴汉明教授以“后摩尔时代芯片制造的机遇与挑战”为题,聚焦芯片产业发展,展示了职业教育巨大的发展空间。他提出,职业教育在对接科技方面,不光要服务产教融合,还要服务科教融合。我国目前在装备制造方面还属于世界较低水平,大力发展中国芯片事业、集成电路事业,亟需扩大产能。中国的科技事业不光需要顶尖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努力探索和创新,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共同助力科技发展。
刘义国主任以“类型视野下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为题,围绕类型教育的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从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目标层面、办学层面、课程层面和师生关系层面,对职业教育做了全面的诠释。他从专业目录调整、课程标准、深化“三教”改革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职业教育专业升级转型面临的问题。最后,他以“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和优秀案例实践提出创新思考的路径和方法。
专家学术报告展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风采,是职业教育新版专业落地和数字化转型的一次生动实践,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汇聚典型案例,为职业教育产教科融合提供交流平台,对开阔教师眼界,明确职教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教务处 编审 审核/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