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战“疫”没有假期。连日来,面对肆虐的病毒,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学校各部门按照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统一行动,靠前指挥,冲在一线。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密切联系师生,勇挑重担,切实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了防疫工作不留死角。

学生处积极做好学生教育引导管理,严禁学生提前返校。利用新媒体,“网对网”“群对群”密切联系学生,教育引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提高健康意识,在家做好防护,积极配合防控。组织各院部建立疫情每日监测机制,辅导员每天至少联系学生1次,按照要求分类详细统计所有在校生假期去向,主动跟踪假期学生动态,特别是加强对去过武汉地区及其周边的学生、湖北籍学生、在湖北学生及与来自湖北地区人员有接触的学生跟踪统计工作。
教务处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做好线上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的准备与遴选工作。根据现有网上教学资源以及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计划安排,综合分析我校教学课程计划、技术人员情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综合保障能力,超前谋划2019-2020学年第2学期开学教学预案,全面完成网上教学活动的传达部署。同时,着力加强毕业生教育管理,根据疫情形势,积极优化调整毕业实习教学活动,及时组织各二级学院加强与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密切联系,摸排核查在外实习实训学生情况,切实做好师生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全力以赴保障疫情期间校园网络的通畅运行,在第一时间汇总整理了《疫情期间视频会议操作使用指南》,编制了详实的操作过程,指导各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为确保线上直播授课、同步课堂、网上协作、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了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制订了校内智慧课堂实用培训手册,并上线了培训视频教程,开发上线了疫情上报微应用,能够有效实时的采集教师、学生的健康状况、居家情况等数据,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支撑。
人力资源部先后两次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寒假期间情况精准排查统计,建立了台账,并按照疫情每日监测机制,组织各单位对教职工情况进行排查登记,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尤其是对外出返平人员、到过疫情严重地区人员和身体出现异常状况人员进行重点跟踪,为学校整体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保卫处加强校园管控。对校园实行封闭管理,暂停了校园场地开放,减少学校大门对外开放通道。南门进行严格封闭,北门加大通行管控,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及车辆随意进入校园,严格车辆登记备案制度,本校师生员工及其本人车辆进入校园须出示有效证件,并进行体温检测和详细登记。同时,加强了校园治安巡逻,进一步维护好校园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后勤基建处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原则,对主校区、工贸校区、七矿校区开展全方位消毒杀菌工作,确保不留死角,全面改善卫生条件;对在校值班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培训,要求所有上岗人员每天测量体温,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积极配合辖区维护家属区秩序,对进入家属区的车辆及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并及时报备辖区相关部门,有序做好疫情联防联控。
校卫生所积极与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并获取专业指导,制定了四个校区疫情知识宣传版块;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卫生部门组织的防疫情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对各校区消杀用品储配情况进行统计,制定应急物资明细表及分配明细表,制定了发热病人处置措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日常措施;安排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做好主校区及其他校区入校人员体温测量工作。
团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文“抗击疫情,你我有责,这是平职青年的郑重承诺”“防控疫情平职青年在行动”等,展现了青年担当,传递防疫温暖力量。向团员青年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教育引导学生严格遵守所在地防控要求。同时转发团中央、团省委相关安全提示微信,以漫画、视频、海报、顺口溜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醒和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疫情、科学防控疫情,不传谣、不信谣。
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学校防控小组统一安排,冲锋一线,组织党员干部、辅导员,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积极做好了师生员工健康情况的排查筛选工作,对特殊情况进行密切跟踪观察,建立了疫情台账,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党政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工会等部门,也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引导上报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治防控工作。
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平安,是学校最深的牵挂。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各项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我们坚信,广大师生、离退休职工、家属,只要坚决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主动配合防疫工作,守好责任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和全国人民一道,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再寒冷的冬天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供稿/疫情防控办公室 宣传部 撰稿/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