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改革水平,培养教育教学改革骨干,3月15日中午艺术系教改课程经验交流会在声乐教室进行,会议由刘廷娥副主任主持,艺术系全体教师参加。
本次会议由艺术系获得学院教改课程奖励的老师进行经验介绍,她们分别就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师个人素质等专题进行了讲解。
孟唐琳老师就课堂导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门课程,一节课,课堂的导入很重要,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窦俊霞老师着重从如何组织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容量方面介绍了自己怎样结合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有目的的为学生提供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方法;石慧香老师主要介绍了作为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触类旁通的专业能力,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张朝阳老师就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做法进行了介绍。四位老师都提到了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做先导,具备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能够具有较强的知识优化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个人要有“一缸水”,而这“一缸水”还必须是“活水”,并成为学生的“活水源”
此次课程改革交流会全体教师一直认为:高职教育要突出技术、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突出技术,把学生培养成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有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提高个人素质,能够及时准确的把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方法融合进教学内容,通过合适的载体传授给学生,更好的完成专业人才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
艺术系彭艺娟主任进行总结时说:我系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先进是前提,改变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效果,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人人要课改,扎实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鼓励和创造条件让老师们走出学校,深入企业开展学习,切实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同时彭主任还殷切的希望艺术系课程改革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交流会后,教师们感到收获很大,表示今后不仅要在日常教学改革工作水平稳中有升,更要在自己的专业实践方面要下苦功、常学习、多请教,把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院课程改革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