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关于印发《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应急管理局:
为提升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按照应急管理部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厅制定了《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1年6月15日
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
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提升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做好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十四五”构建标准规范统一、培训载体丰富、线上线下融合、有效供给多样的培训网络目标,聚焦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和高风险岗位操作两类重点人员,扎实开展安全资质对标、学历提升和培训空间、实训基地、数字资源建设五项行动,强化试点示范、生态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努力实现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良好开局。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企业重点人员安全资质对标行动
1.严格落实我省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从业人员准入相关要求,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新入职的主要负责人和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的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化学、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级及以上职称。新入职的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操作人员必须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水平。新入职的涉及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化工类大专及以上学历。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现有人员应在2022年年底前达到相应水平。
2.各省辖市应急局要按照属地监管原则,组织企业对照《危险化学品企业重点人员安全资质达标导则(试行)》和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对现有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专业、学历、职称;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高风险岗位操作人员(以下简称两类重点人员)的数量、学历、从业经历、培训学时等,逐岗位、逐人员进行对标评估。
3.各省辖市、县(市、区)应急局要监督企业根据对标评估结果,按照“一企一策”“一岗一策”原则,制定达标整改计划,企业对每个不符合要求的岗位和人员,要明确整改达标方式和期限,可通过学历提升、内部调整、人员招录等方式完成整改任务。各省辖市应急局要推动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等5种高危化工工艺的精细化工企业2021年底前全面达标,其他企业2023年底前全面达标。
(二)开展两类重点人员学历提升行动
4.各省辖市应急局要综合分析辖区内企业对标评估结果,多措并举、研究确定各类人员学历能力提升方式。需通过高职院校培养、开放大学继续教育、高校远程继续教育方式进行提升的,各省辖市应急局要认真遴选若干具备条件的院校推荐给企业,并积极协调单列招生计划、单独考试入学等政策;需通过校企人才联合培训方式进行提升的,各省辖市应急局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动院校在符合条件的重点县、化工园区设置现场教学点,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送教上门等方式,提升企业员工化工安全专业素质。鼓励企业根据员工安全技术技能提升需要,主动与院校合作,建立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机制。7月底前各省辖市应急局要推动组建校企合作联盟,拓宽学历提升渠道。
5.各省辖市应急局要督促辖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企业于2021年6月底前将两类重点人员清单(见附件)、达标整改方式和计划报送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进行审核,7月底前录入全国危化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两类重点人员清单施行动态管理,每半年更新一次。
(三)开展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行动
6.各省辖市应急局要指导督促辖区内危化品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应用指南》建设安全培训空间。2021年濮阳市范县、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要基本完成线下培训物理空间和线上学习网络空间的建设,2022年C级以上化工园区规模以上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基本完成培训空间建设。其他中小企业应采用自建、与其他企业共建或接受服务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空间建设。
(四)开展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行动
7.各省辖市应急局要督促省政府公示的化工园区,结合实际,7月底前研究提出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方案,采取自建、共建或委托服务等方式,力争“十四五”末实现每个化工园区都有配套的实训基地提高服务。
(五)开展培训数字资源开发行动
8.各省辖市应急局要按照省应急厅《关于组织开展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相关人员线上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市县安全监管人员、企业有关人员在“化工安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分类别、分班次、按学时,开展2021年度免费线上培训。2022年起,企业自主选用数字资源丰富、平台功能完善、管理服务到位、用户认可度高的机构,为其培训空间建设等提供优质课程和专业服务。
9.按照应急管理部制定的通用数字资源规划建设目录,各省辖市应急局要引导各方参与,逐步建设门类齐全、数量充足、针对性和吸引力较强的数字资源库。
10.各省辖市应急局和危化企业要密切关注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及时获取、更新,并将相关内容充实到安全培训体系。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后,事故调查牵头单位要制作警示教育片,强化培训数字资源的制度化共建共享。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补齐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短板的重要措施,是提升危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安全就业,事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事关危化领域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各省辖市应急局要充分认识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全力提升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二)强化示范引领。濮阳市、平顶山市、洛阳市、焦作市、许昌市、商丘市、开封市应急局要组织安全培训网络建设试点县区、化工园区和企业,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任务、时间表、施工图,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为全省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他地区要聚焦两类重点人员,对标试点地区、企业,多措并举,按时完成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各项任务。省厅将适时通过现场推进会、视频交流会等形式推广典型经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三)强化政策支持。各省辖市应急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用好用足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工伤预防培训补贴政策;争取将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发改等部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支持范畴;推动安责险保险机构,协助投保企业开展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四)强化指导监管。各省辖市应急局要加强对专业服务机构和培训过程的监管,探索建立专业服务机构基本情况、工作业绩和服务质量公开等制度,确保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取得实效。在推进安全培训网络建设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严禁重复建设。
(五)强化统筹协调。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工作涉及企业数量大、工作内容多,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应急局要紧紧围绕各项重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做好衔接。要强化信息报送,7月底前要将两类重点人员清单及“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录入危化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8月3日前将组建校企合作联盟工作开展情况和化工园区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方案报省厅危化处。